
难忘笔架山(三)
我工作时在笔架山的煺油加工厂,当时在农场里是仅次于医院、学校、机关、汽车队的好单位了。不仅不用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春种夏收,还有吃有喝的。因为我们那加工厂里生产全农场职工家属的生活用品。大米,白面、豆油
我工作时在笔架山的煺油加工厂,当时在农场里是仅次于医院、学校、机关、汽车队的好单位了。不仅不用去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春种夏收,还有吃有喝的。因为我们那加工厂里生产全农场职工家属的生活用品。大米,白面、豆油、白酒,酱油、醋、连肥皂都生产的。所以一般人进不了那个单位。后来,农场的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解散了,怕临时有演出招集不到人,就把他们二十多人全都安排到了加工厂。这样做既对那些从农业连队抽上来的演员有一种照顾意思,又能让他们边学工作边练功。
在这些毛泽东思想宣似队员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乐队的。把手风琴拉得能让人疯狂的烧酒车间的董元俊。能把二胡拉得让人如醉如痴的两个木匠,张家章、李信鹤,这三人都是宁波知青。还有一个能把个笛子吹出花来的双鸭山知青刘野。
我最熟悉的要算是在我们油坊一起打油的宣传队队长兼导演吴茂章了。这个宁波知青当时长得魁梧高大,到象个地道的东北人的体形,当年宣传队演出的那些节目大多都是他创作执导的。有一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总场让各单位会演,压轴单位就是我们粮油加工厂了。那天演出后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舞蹈《社员挑河泥》这是吴茂章从他们家乡的一种民谣小调中移植过来的。在当时白天抓革命,促生产,晚上演唱样板戏的年代,这个轻松欢快的舞蹈象一缕春风一样吹入了人们的心怀,以至于若干年后,看中央电视台里播放的全国获奖舞蹈《担鲜藕》时一下子就让我想到了当年在我们边塞农场看到的那个《社员挑河泥》了。
前年,我在浙江黄岩工作时,到宁波和吴茂章等一些当年知青在酒桌上谈到那个舞蹈时,我们都能哼唱起来:
社员挑河泥呀
心里真欢喜
菜花腊腊黄
花香透心里
……
这首歌就象是多了一道下酒菜一样让我们都有了醉意。
醉在了当年那种激情和对北大荒的回忆之中。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