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生为书法所累
今天无意间又翻出了自己以前留下的一点旧书画作品的相片,令我想起了这些作品背后自己那学书的经历。从开始学书法到现在,算算年头竟然十年有余了。回想这十年来的学书过程也不是三言两语所以讲述得完的。这里就做个
今天无意间又翻出了自己以前留下的一点旧书画作品的相片,令我想起了这些作品背后自己那学书的经历。从开始学书法到现在,算算年头竟然十年有余了。回想这十年来的学书过程也不是三言两语所以讲述得完的。这里就做个流水账形式的梳理一通吧。
一
学习写字最早算起来应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时我所在的学校是乡中心小学,从乡下村里转入一批学生到了我们班,其中有一个字写得非常漂亮,而且是一手行书,学习也很好。从他来之后,老师就常常叫他到黑板上抄些题什么的,我们一班人就在下面羡慕死了,班里从那时开始便形成了一种练字之风。我也在家里找到一本父亲曾用过的字帖,学起写钢笔字来。其实我的字当时是非常差的,用母亲的话说就是“鸡抓的”(像鸡寻食在地上抓的痕迹)。学写字实在是太难了。好景不长,一阵风过后,大家都发现练字不是那么容易,就慢慢地放弃了。
再次学写字是读初二了,不知为什么,当时年级里吹起了一阵练字之风,每个人的书桌里最少都有一书钢笔字帖,有的还有三四本。那时我也和同桌一起去买了一本,我们俩的字帖不是同一个人写的。之后就是每天下课了我们俩就一起在练字,比谁练的字好。那阵风吹得也不长,没一学期就过去了,但我和同桌俩还是坚持到了初二结束。经过这阵风的学字,因为练得勤奋,我的字还是得到了不小的进步,这也就成了我以后喜欢上书法的一根导火线。正因为这根导火线,使得我以后的人生之路是一发不可收捨,弄得我是一生为书法所累。是好事还是坏事自己也说不清。
二
开始学习毛笔是在入师范之后,那是师范一年级时,学校为了发展新生的兴趣特长,在每周三下午开展兴趣班活动,由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种类很多,有文学、书法、素描、国画、钢琴、舞蹈、二胡、电脑等等上十个种类。刚开始大家的兴趣都很高,纷纷选择自己喜欢的参加。而我正是因为之前埋下的那根导火线,在入师范后班里的同学就发现我的字很漂亮,是当时班里数一数二的了,所以我也就理所当然地选择了书法。
第一次书法兴趣课去的人很多,一个教室都坐不下,很多同学只有在后面站着听了。第一次课上那位书法老师就讲了一些书法的入门知识和有一些故事,并指导大家选择字帖。之后我便周六去书店买了一本《柳体间架结构九十二法》,这就是我的入门字帖了。一周后的第二次课,大家都开始写字了,老师在一个个的看,当时我写的不用说了,在那些一起上兴趣课的同学里算不上好字,因为有钢笔的基础在也算不上差的,所以也没有引起老师的注意。到了第三次课时就发现来上课的人少了一半之多了,第四次就更少了。大约是到了第六、七次课的样子,竟然发现就剩下我一人了,老师来后发现就我一人,指导了会就提前下课了,并让我以后不用来上课了,告诉我他的办公室,叫我以后常把字拿到他那去给他看看就行了。书法兴趣班也就这样如一阵风吹过,其它的兴趣班也和书法兴趣班一样,一阵风吹过,什么也没有了。
正所谓“剩”者为王。我是那阵风之后唯一一个剩下的人了,所以老师也对我这个原来并不起眼的学生另眼相看了。三年师范下来,我也一直跟着老师走了下来,也没有换过帖,只是之后买了一本《玄秘塔碑》学习。我也就成了他的得意门生,虽然他很少指导我,我也很少去请他指导,但正是他点燃了我之前埋下的那根导火线,他应是我的启蒙老师。
学校没有因为那阵风之后停止兴趣班的活动,任然是每年开学后轰轰烈烈地上演,而后又悄无声息地谢幕。所以老师还是每年在收新的学生。有时还因为忙没时间去上兴趣课,让我去代他让课的。但在我三年结束离开学校时,他的学生还是只有我一人,这不由得让人感觉有些悲哀。但我也成了他为之骄傲的一部分,在三年级时我在学校搞了一次小小的个人书画展,成为学校里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书法在当时是全校第一。
这些都是过去的辉煌,因为书法我在校园那段岁月里还是过得充实快乐的。而离开校园之后,也是因为书法,我的生活一再为其所累。
师范的那三年里,我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牺牲在了书法上,当然还有国画。那时我学习书法之余会在家里自学花鸟画,但主要用功还是在书法上,那三年里我几乎从没有间断过练字一日。特别是在放寒暑假,我几乎每天都要练上8小时左右,当然其中还包括学画。特别是冬天,有太阳时,搬张小凳子在阳台上临;没太阳时,就同样搬张小凳子在火炉边临,手脚冻木了,就烤暖后再临;有时没火炉就抱个热水袋在胸前临,实在是手脚冻木了就去用热水泡个手脚后再来临……回想起来那时练字真的是很能吃苦的。当时临的主要是柳体,也间临米芾《蜀素帖》(当时只是因为看这字喜欢就买了本)、王羲之《兰亭序》(就是把自己学校的一本书法书后面的几页小字放大复印用的)——那几年都没找到完整的字帖,当时我们那县里这类的书是很少的,所以想找本好的字帖是很难的。在学柳体上,我曾很长一段时间就买那几毛钱一张的薄白纸,用粗糙的一面摹在《玄秘塔碑》上写,中间用个透明的胶纸隔着,所以玄秘塔都不知被我摹过多几遍了。这三年里也就让我对《玄秘塔》吃了个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毕业后外出打工,书法也就荒了一年,但毛笔写不成钢笔还是偶尔写写的。到这里原以为书法这些东西会这样慢慢地在我的生活里消失,就像当年那一阵一阵的学书之风一样,吹过了,也就消失了,只不过这风在我的身上停留的时间长些而已。但令我万万没想到的是,一次偶然,一张报纸,再次把那根点燃了的导火线引向了爆发。从此便引着我走向了一条不归路,令我在今后的岁月里永远都为其所累……
那是2001年8月份的事了,打工一年后回家学电脑之时又捡起了书法写写。本来也就是写写,怀念下从前吧,谁知不经意在书店看到了一份《书法报》——在家那边的书店报刊亭里是很少能见到这报纸的,因为看的人很少,老板一般就订了几份,一到几乎没有,所以在这之前我印象中是没有见过它的。而正是这份《书法报》把我彻底地引向了一条不归路。
在这份报纸上我看到了一则“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的招生简章”,正是因为这份简章,改变了我的书学之路。我在自己的坚持下,用自己那一年积的点钱报了名,家人坚持不过也就不反对了。当时有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