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寸中的吴中风物
江南水乡风物清嘉、地灵人杰,揽水乡之胜、古老之色的苏州吴中更是气韵生动。二千多年的悠悠岁月给予了吴中丰厚的馈赠,繁衍出迷人的吴文化和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土人情。方寸中的吴中风物,撷取了浩瀚如海的吴中文明的
江南水乡风物清嘉、地灵人杰,揽水乡之胜、古老之色的苏州吴中更是气韵生动。二千多年的悠悠岁月给予了吴中丰厚的馈赠,繁衍出迷人的吴文化和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土人情。方寸中的吴中风物,撷取了浩瀚如海的吴中文明的三朵小小浪花,今人可以从这沧海一粟中,捕捉到古老吴中的非凡神韵。一
1962年5月15日,我国发行了《中国古代建筑——桥》特种邮票全套4枚,其中第2枚为“宝带桥”。
位于吴中城区玳玳河之上,依傍澹台湖与古运河的宝带桥,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建桥历时4年,后虽屡遭毁损,但几经修复,依然保持了原有风貌。考虑到河面的宽阔,桥梁采用了拱券连缀形式,桥孔多达53个。整座桥身修长隽雅,气势如虹。吴中大地,还因宝带桥而形成了“中秋串月”的习俗。每逢八月中秋之夜,53个桥洞的碧水中倒映出53轮圆月,月影随波荡漾,柔情万千,引得大批游人前来观赏胜景。此情此景,有诗为证:“瑶台失落风头钗,玉带卧水映碧台。待看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
“宝带桥”邮票根据桥梁建筑的造型特点,选用了狭长的横幅画面,从桥北接近平侧面的视角进行创作。邮票上的宝带桥犹如卧波长虹展现在人们眼前,玉带般的桥身,联翩伸展的桥孔,水中隽秀的倒影,翠绿欲滴的垂柳,均给人以无限的美感。整枚邮票视野开阔,格调清新,绿的主色调使江南春色中的千年古桥焕发出勃勃生机,一代名桥的迷人风彩在方寸之中得到了尽情的渲染。
二
1995年7月20日,我国发行了《太湖》特种邮票全套5枚,其中第1枚为“洞庭山色”,描绘了吴中太湖景区洞庭东、西两山的秋日胜景。
洞庭西山为太湖第一大岛,岛上的缥缈峰雄居太湖七十二峰之冠。景区以群岛风光、吴越古迹见长,既有山川林石之美,又含人文风物之翠。登临缥缈峰巅,远眺湖岛风光,水天一色,烟波浩渺,其恬然如梦的意境,使人心醉神驰,物我两忘。
洞庭东山为太湖中最大的半岛,主峰莫厘与缥缈峰东西对峙,蔚为壮观。景区以山水花果和明清建筑为特色,唐代名将席温、宋代诗人陆游、明代宰相王鏊曾长期幽居山中。寒谷山、紫金庵、春在楼、启园、杨湾古镇等景点,让人凝神静思,悠然忘返。
“洞庭山色”邮票采用工笔画手法,以近景在金秋时节的火树霞林之中点缀出东山紫金庵、春在楼的黑瓦白墙。远景中的西山浮现于太湖之中,周围诸峰星罗棋布,碧水晴天之间帆影点点,使美不胜收的洞庭山色,尽显方寸之中。
三
2001年4月7日,我国发行了《水乡古镇》特种邮票全套6枚,其中第5枚为“吴县甪直”。
甪直历史悠久,有“神州水乡第一镇”之称。吴越春秋,吴王阖闾就在甪直建造了离宫。唐代创建保圣寺后,人口聚集,兴市建镇。时至今日,寺内还保存有唐代雕塑家杨惠之塑造的九尊彩色泥塑罗汉,为国之瑰宝。
甪直是水的世界,那一座座枕落在清澈河水之上的石桥,造型各异,古色古香,仪态轻盈的桥身与枕河人家融成一种和谐的景致,静静地弥散出世俗的风情。甪直的河与街均很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街坊临河而筑,老宅大多是清代、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很有历史价值。信步古镇,走进一座座深宅大院,轻轻抚摸一扇扇雕花漏窗,仿佛正在触摸旧时江南的历史长卷。
甪直的中年农村妇女扎包头巾,穿拼接衫、拼档裤、束裾裙,着绣花鞋,那一缕缕婉约的风情,袅娜出一种小桥流水般的清雅韵致。2006年,以甪直为代表的水乡妇女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吴县甪直”邮票以黑白水墨笔法,着重渲染了甪直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人文内涵。邮票上的小桥流水、古宅院落好似笼罩在一层薄雾般的氤氲之气中,其古朴典雅、黑白相映、沧桑味十足的水墨画面,将甪直浓郁的古雅韵味尽情地展现出来,显出一派朦胧之美、幽静之美、端庄之美。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