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家角游记
年前的大雪让整个上海变得可爱了很多,年后回来第一次的出行倒是借了别人的光。在厦门的兄弟公司有朋友上来与我们汇合,作为“地主”当然要带其领略一下上海的另一风景线,为此公司也提供了车辆方便我们出行。鼠有鼠
年前的大雪让整个上海变得可爱了很多,年后回来第一次的出行倒是借了别人的光。在厦门的兄弟公司有朋友上来与我们汇合,作为“地主”当然要带其领略一下上海的另一风景线,为此公司也提供了车辆方便我们出行。鼠有鼠路,朱家角古镇的进入方法其实有多种,说出来与打游艺机一样,要有秘诀。古镇的门票十元一张,也可以买联票,不过来之前早就听人说买联票不划算,里面的许多景点本不值得一去。还有个方法,如果人多去的话,打个的,直接进去门票也不用给,因为当地人进出朱家角是不用钱的,呵呵!不过我们有客人在也只有作罢了。
本来从久之前我就一直听说朱家角在大名,对其景点颇有期望,但一进朱家角,没走几步,很快就出现了失落感。古镇名气不大,但是商业开发得比西塘等地还要充分,只要有价值的风景,都要买票。虽然古镇干净、整洁,但是那份江南水乡的韵味已经没有了,更像一个人造景观。
好在这对于好吃的广州人来说,这一切不是朱家角的全部。这里每走三五步便有一家小店门口放着卖粽子和扎肉的锅,门前全是上央视的照片,基本就搞不清楚那家是最有名气,反正都上过电视,有时我在想是不是央视每年端午请一家作作节目,全台有吃的分,所以变这样,要不就是小店自己PS出来的伪照。当然话又说回来,用粽叶包裹着的一块块扎肉看起来浓油赤酱,看上去是让人很有食欲,不过那大块头的肘子,就算了,再好吃也不敢恭维。天生爱吃的我,看来减肥计划又要搁置了。
不知是不是周六的缘故,游客非常多,走在小巷中,不知不觉就发现自己被人潮包围了。渐渐的,人越来越多,有点像在地铁中行走的感觉。小镇的路线很简单就东西两个方向,因为我们选择的是超豪华的精华游,以节省时间。我们先从“放生桥”入,往左手走,走到没有景致了便是坐船回放生桥领略一下两岸风光,船大约90元包一条船,最多可坐6人,不少老外都喜欢以此一览江南水乡的风情。我们当然也会小坐一会,不是我不想坐久,只是风光好的河景并不长。
可能是美食惹的祸,在走的途中,我在北大街237号的涵大隆酱园逗留的时间最为之长,这是家百年老店。据闻在酱园后堂是古典园林式的慈门街。为其形成商场,街园内建筑仿江南明清形式,引水入园,建亭台楼阁,水榭碑廊,山石佛座,设香茶艺苑。不过我没有进去看,关心的只有吃的。在前台柜台上摆设花色乳腐、各种酱菜、各色调味品,就连韩国泡菜也有,而且价廉物美。边写边觉得自己已经在为其卖广告了,不愧是口牌传播的典范之一。
朱家角的景区核心应算是“放生桥”了,据说这是一座建于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清嘉庆十七年重建,桥长72米,宽5米,高7。4米,五孔,中孔拱径13米,是上海地区最大的古石拱桥,气势的确宏伟,自然也成为朱家角的标志性建筑。站在“放生桥”上,一览古镇全貌,的确很美。“放生桥”旁有个“放生亭”,亭边聚集了不少当地的“善男信女”,在卖放生鱼虾,每个人脚边几个塑料盆,也有的提着袋子,价格不菲,几条小鱼要卖5-10元钱。还有人卖的是观赏的金鱼,放了都不是知道生不生,卖买双方都是绝妙的讽刺。
随后便离开了朱家角,手里又是粽子又是酱菜,这样收获或多或少是种乐趣。整体感觉虽然商业化了,但走街串巷,那民居多半还是修旧如旧,原汁原味,重要的是你不要去看地图和攻略,凭着感觉走,才能体会自己的朱家角之行。
名镇朱家古镇特色景观,是一桥、一街、一寺、一庙、一厅、一馆、二园、三湾、二十六弄。
一桥,当推沪上第一石拱放生桥,也是江南地区最大的五孔大石桥,气势磅礴。站在桥顶,看七月廿七摇快船,是再好莫属,而其他三十几座古石桥之壮美也并不逊于周庄,论构筑和工艺,朱家角中和桥和西栅桥较周庄双桥更坚,而那些特色桥更是周庄无法比拟的。三步之遥的“高低桥”,“微缩景观”的课植桥,“咭咯”作响的戚家桥,“纪念国耻”的永丰桥……。
一街,那是沪上第一明清街北大街,久经沧桑,还保存得如此原汁原味,那“一线天”独特构筑,令人啧啧称奇。有“长街三里,店铺千家”之称的北大街,老式店招林立,大红灯笼高挂,成为江南古镇最热闹的古老街道,是江南其他古镇所望尘莫及的。
一寺,是报国寺,为上海玉佛寺下院,寺内缅甸白玉雕成的释迦牟尼玉佛、新加坡赠送的第一尊白玉观音及千年古银杏,称为报国寺“三宝”。
一庙,是城隍庙,已有200多年历史的城隍庙,青瓦黄墙,飞龙翘角,吉祥葫芦,花格落地长窗,呈现古意盎然、香烟袅绕、肃穆壮丽的景象。其中“斗拱戏台”、“木刻横梁”及“中堂画轴”(现已废)被称为城隍庙“三宝”,十分罕见。
一厅,是席氏厅堂,集江南豪门大富人家建筑之大成,特别“墙门砖雕”堪称一绝,其图案优美,雕花之精细,技法之高超,让人叹为观止。一馆,即是“王昶纪念馆”,展出清代乾隆十九年进士、刑部右侍郎,称为“吴中七子”的王昶的腊人腊像、诗字画、碑刻、织布机、老式床等近百件实物展品,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晶位极高。
二园,是课植园和珠溪园,一个古老,一个现代;一个庞大,一个精巧,相映成趣。课植园是一处庄园式园林建筑,占地96亩,园由马文卿建于1912年,乃寓“一边课读,一边耕植”以应园名,园内建有书城,又辟有稻香村,园中亭台楼阁,廊坊桥树,厅堂房轩,一应俱全,各种建筑及生活用房200余间,布局错落有致,疏密得体,构思精巧,在私人园林建筑中实为罕见。而珠溪园,则建于1956年,占地70余亩,小巧玲珑,景色优美,布置成春、秋、冬三园,各具特色,还辟有儿童乐园、餐厅、茶室、商店,为休息、进食、购物、游玩于一体的理想场所。
三湾,即:三阳湾、轿子湾、弥陀湾。人行街上,前后左右都是房,以为到了路尽头,直角拐弯,一街市面在眼前,令人产生别有洞天的奇妙感觉,这种在老街上出现奇特拐弯的景观,是其他古镇难得一见的,非朱家角不能见到。
二十六弄,实际是朱家角的古弄何止26条,每街每路都有弄,路通街,街通弄,弄通弄,形成网络式棋盘格局,朱家角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