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守候父亲的泪

爷爷的守候父亲的泪

砯砰散文2025-08-10 19:06:42
那年春节,父母来我家过年。头一次在城市过年,父母除了感到没地方串门外,心情很不错。我和父母也有6年没在一起过年了,他们的到来,让我从对过年的麻木里一下子找到了感觉。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享
那年春节,父母来我家过年。头一次在城市过年,父母除了感到没地方串门外,心情很不错。我和父母也有6年没在一起过年了,他们的到来,让我从对过年的麻木里一下子找到了感觉。
除夕夜,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晚,享受着天伦之乐。父亲一边看电视,一边给我讲村里的事,讲得很具体,尽管有些人我已经没有多少印象了,但是我还是在认真地听。我对出生的小村子是很关注的,毕竟那里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记忆。我顺着自己的思路询问儿时伙伴、同学和我的小学、中学老师的情况,父亲一一作答,农村人都沾亲带故,所以他对这些人的情况都很清楚。
我也给父亲讲我的工作,讲我的见闻,讲我对某一事情的理解和处理方式。父亲很认真地听,偶尔也插上几句话。我知道,他会把我这里的情况讲给乡亲们,乡亲们会在茶余饭后或者是见到父亲的时候说上几句,父亲会因此感到很满足,因为儿子在做家族里或者一个乡里人都羡慕的工作。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子女事业有成更令他感到欣慰的了。
我只报喜不报忧,这使父亲感到了光荣。我们父子交流,母亲则在一边看电视。母亲很少参与我们的谈话,在家里也是这样。她只是做着自己觉得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老婆在一边也看电视,儿子在客厅里走来走去地捣乱。
电视里唱了一首歌,歌名叫《常回家看看》。我和父亲便停止了谈话,专心听歌。当时我的心被这首歌唱得酸酸的,为这些年不能在父母膝前承欢而惭愧不已。媒体工作在工作时间上相对自由,但是正是这种相对,有些节假日反而很忙,因此,当别人家合家团圆的时候,我只能通过电话给父母说上一些不太抒发感情的话,每每那时,自己心里那种滋味,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歌曲结束了,父亲站了起来,去了卫生间。等他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他眼睛红红的,我没问为什么,但是我隐约感到,父亲在想爷爷。
爷爷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对父亲和叔叔兄弟俩基本上采取暴政的管理方式。爷爷绝对不允许父亲、叔叔早晨睡懒觉,更不能参与赌博,他要求自己的子女必须安安分分、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许叫苦,也不许张扬。爷爷骂人,奶奶、父亲、叔叔和姑姑没少挨他的骂,也挨过打。不过有一点,爷爷对两个儿媳从来没发过一次脾气,因此,母亲和婶婶对爷爷一直尊重。爷爷年龄越大,脾气反而好了起来,这时候奶奶脾气却大了起来,经常指责爷爷的不是,爷爷也不争辩,只是叼着自己的烟袋呵呵地笑。
母亲明白父亲,看看我,看了看父亲,说道:“真没出息,就一个春节就想了。”父亲50来年还是第一次离开爷爷过春节。爷爷和叔叔在一起住,除夕夜,父亲总是要到爷爷身边坐一会儿,说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这成了习惯。看着有些坐立不安的父亲,我给叔叔打电话,让父亲和爷爷通话。我没有听他们通话的内容,因为我也想爷爷,可我不愿意让一家人看到我和爷爷说话时失控的泪水。我准备明天一早给爷爷打电话拜年。
除夕夜和其他人家没什么区别,很快就过去了。
父母在我家住了半个月就呆不住了,他们不习惯城市生活。加之农村的亲戚们一遍遍地发短信,询问父母何时回家。就这样,父亲以一句“以后我还过来和你们生活呢,”就回老家去了。后来我给叔叔打电话,叔叔告诉我,从我父母离开爷爷那天起,80多岁的爷爷就每天坐在父亲回家的必经之路看着,直到父亲回去。
我想,父亲现在仍在农村不来我这里的一个原因,一定是离不开爷爷,而爷爷的春节,不能没有父亲在身边。对于我,家里人都知道我工作忙回不去家,反而没人太惦记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