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自己成长

让孩子自己成长

不患散文2025-05-06 00:29:26
女儿六岁那年,因为学校里没有幼儿园,只好跟我在画室里玩耍。常常有学生和我告状,说:“老师,你女儿又拿教鞭打我了。”小家伙虽然很瘦弱,但个头不矮,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不怕生人。老师们见了,都说:“王老师,
女儿六岁那年,因为学校里没有幼儿园,只好跟我在画室里玩耍。常常有学生和我告状,说:“老师,你女儿又拿教鞭打我了。”小家伙虽然很瘦弱,但个头不矮,走起路来晃晃悠悠,不怕生人。老师们见了,都说:“王老师,这孩子真是你的作品呦,一模一样。”记得一次,她抱着画板,一屁股坐在画室里最好的座位,给一个学生挤没有地方了,我说:“你让一下,给这个新来的同学。”小家伙一听,把画板一扔,跑外面去了,嘴里说:“不画了。”
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女儿第一次考试,我是监考老师,看着她抿着嘴唇,小手攥着一支2B铅笔,粗重地在考卷上答题,我的心一紧一紧地替她使劲。批考卷的时候,我几乎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她是不是考得一百分。第一次的考试,也许对她产生深刻的影响。公布成绩,我站在班级队伍后面,望着全校学生黑压压的后脑勺,心里也不免有几分激动,几分紧张。好像考试的成绩是我,而不是女儿的。望着讲台上面飘扬的国旗,天空慢慢移动的白云,内心起起落落,无限感慨。
一眨眼,女儿就上初中了,见她英语学的不好,便请了一个家教,那个老师是一个大学生,家里是农村的,人很实在。除了教她英语,还辅导一下其它课程。我以为不需要多久,她的学习成绩就能赶上来了,心里还满乐观的。谁知道,事情根本不是按我的思路发展,她的学习成绩越来越糟,打不得,骂不得,气得我干脆不管她了,心里自我安慰,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听天由命吧。”
很快,也就是她上高二那年,一天,我去饭店要了几个她喜欢吃的菜回来,打算坐下来,和她谈一次话,我说:“我今天和你第一次谈话,也是最后一次谈话,你现在已经算是成年人了,很多的事情应该自己有主见了。孔子说,子不教,父之过,我做为父亲也得给你指指路。”几个小时过去了,她的脸上蒙着一条毛巾,一句话也不说,泪水从毛巾后面的脸上流了下来。
没有想到,她一举考上了吉林艺术学院。我对祝贺我的朋友们说:“从垃圾箱里捡回来的孩子,出乎意料,出乎意料。”我这样说绝非客套,也非自谦,真是实话实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谁能预料到他们的发展会是什么结果。
台湾文学大师林清玄写过一篇文章,说有一个人种植桃花心木,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桃花心木苗有时莫名其妙地枯萎了。所以,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见到种植桃花心木的人们都会觉得奇怪,以为他太懒,有时隔那么久才来给树浇水。但是,懒人怎么知道有几棵树会枯萎呢?或以为他太忙,才会做什么事都不按规律。但是,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于是,就有人上前问他:“为什么不按时前来浇水?”种树的人笑了,他说:“种树不是种菜或种稻子,种树是百年的基业,不像青菜几个星期就可以收成。所以,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里找水源。我浇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一次下多少?如果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自然就枯萎了。但是,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种树人的一番话,是不是也和教育孩子一样,尽管天天“浇水”,精心呵护,把所有的精力全都花费在孩子的身上,父母的辛苦暂且不说,如此这般,就真的能培养出一个人才吗?即使“成活”了“一棵树”,又能否经的起“风浪”?对于孩子,适当地“浇一下水,施一些肥”尽父母的义务指引一下路途,让孩子自己寻找“水源”,成就百年的大树,才会根深叶茂。
写于2010-9-17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