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夏夜
一个人行走在夏夜的街头,滚热的风似乎要拧干身体里所有的水分,没走几步,汗水便已湿了额前的发和身上的衣。很想有阵风吹来,轻轻的,凉凉的,拂去热,掸去闷。可是没有,只有热浪毫无忌惮的肆虐,还有知了不知疲惫
一个人行走在夏夜的街头,滚热的风似乎要拧干身体里所有的水分,没走几步,汗水便已湿了额前的发和身上的衣。很想有阵风吹来,轻轻的,凉凉的,拂去热,掸去闷。可是没有,只有热浪毫无忌惮的肆虐,还有知了不知疲惫的嘶哑。进入仲夏以来,扬州城一直处于37、8度的高温。白天炙热的阳光把人们都赶进了空调房,只有夜晚才敢出来,企图在太阳假寐的时候,窥视下夜的清凉和宁静。可是城市的夜,哪有宁静哪有清凉,天空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路中潮水般汹涌的车群,早把夜蒸腾的可以和白昼的阳光PK热情。
迈着毫无目的的步伐,穿行在人群中,交错在水泥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登上了一座小石桥。平滑的青石板,光溜的石扶栏,还有恰到好处的桥身拱度,足以向人昭示了这是一座从久远年代走来的石桥。桥下的潺潺清涓,则是从扬州城知名风景区“瘦西湖”淌出的。或许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缘故吧,这座小桥的周围也被打造的格外精致。极目远眺,清清河水,涛涛柳浪,通幽曲径,隐约嫣红,几处飞檐为夏夜平添了一段怀古幽思。
不过,可能是终日生活在这里的缘故,这样的景致见多了,倒也觉得平常。倒是桥上几个纳凉的老人,引起了心中别样的情思。那些老人穿着汗衫短裤,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斜倚着扶栏,用手中的蒲扇轻轻的拍击双腿。这是一个多么熟悉的动作,一下子就把我的记忆拉回到久远的年代。
童年时候,在农村的家里,没有空调,没有风扇,唯一驱热的工具,就是一把把大人手掌一样宽大的蒲扇。对于那时的人们来说,蒲扇也是个宝。为了让蒲扇能经久耐用些,人们用碎布条给每把蒲扇滚了一道边。滚了边的蒲扇特好看,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有花的,就像是爱美的小姑娘穿上一条花裙子。每当淡蓝色的炊烟氤氲晚霞眉角的时候,我们这群洗过澡擦过粉,全身清清爽爽干干净净的小姑娘就会带着自己喜爱的蒲扇,赶到一起去纳凉,蒲扇滚边的色彩,就成了我们识别自己蒲扇的标志,当然有的时候一开心,彼此也会交换蒲扇,享受一下别样的美丽。小女孩聚集在一起,总是花样别出,那模样就像一群闹哄哄的小蜜蜂。蒲扇在她们手中,很少会发挥扇动风来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是用她学戏中人掩面含羞,学扑蝴蝶轻摇舞步,学古代帝王将相做作的威严等等,学不完的动作,说不完的心思,不时爆发出一阵阵欢笑。笑声惊动枝头的知了,就像是受了鼓励一番,此起彼伏叫得更欢。
晚霞中的戏耍虽说恋恋不舍,可夜幕下的纳凉更让人神往。
村子尽头有座高高的堤,堤上有座小石桥,桥下有条弯弯的河,河的两边树木葱郁。堤,桥,河,树,仿佛就是村中人一个冥冥的约定,当暮色笼上大地,远树近屋都成剪影的时候,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大大小小,便三三两两的拎张椅子,搬张凳子,摇着蒲扇,赶集一样的聚集在桥头。离桥近的人家,甚至还会在那搁张竹匾,架张简易的床。
此刻的桥头是热闹的,蛙鸣,虫吟,知了叫,还有人蚊大战的啪啪声,咒骂声,大人们张家长、李家短的私语声,有的时候还有孩子们哇哇的哭声;此刻的桥头是清凉的,习习的河风托着薄薄的水汽,穿过浓密的枝叶洒向温热的身体,于是汗不再滞留,心不再浮躁,闭着眼静静的躺在藤椅上、竹床上,连思绪也变得温柔起来;此刻的桥头是明亮的,看,满天的星星就像是一颗一颗明亮的宝石,缀在深蓝的夜幕,就象是一只一只调皮的眼睛,在对你闪烁,就像是一个一个美丽的故事,在等你探索。一条白练横卧夜空,隐隐约约,闪闪烁烁,是什么,是大人口中林黛玉和贾宝玉在泪眼婆娑么?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在比翼双飞么?是牛郎织女相思的泪水在流淌么?是......看着,想着,眼迷离了,身飘飞了,周围的一切都与你恍若隔世了。就在眼波流转的那一刻,眼角余光触碰了远树近草、高空低处。一闪一闪的萤火虫,仿佛是一场流星雨自天际划过,满天的星星就这样轻飘飘,慢悠悠,赴约一样的来到了人间了。再也顾不上大人身后的叮咛“别乱跑!”,喊上一个同伴,就开始捉萤火虫。一只又一只的萤火虫被我们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瓶里。捉够了,就趴在一边看,看她们幽幽的蓝光,在夜幕里明明暗暗......
“快,这里有风!”一声惊喜的呼唤,拉回我绵绵的思绪。循声而去,又是一位老人正摇着蒲扇,呼唤同伴,赶往石桥边。是啊,这里有风,难得的风,清清的风,带着水汽,带着清凉,穿过发梢,淌过心房。回头看看桥上的那些老人,依旧倚着石栏,依旧拍着蒲扇,依旧静静的,静静的就像这座静默的石桥。唇边漾起一抹微笑,或许他们也如我一样,心中正吹过一阵风,一阵久远的、清凉的、温馨的、难忘的风......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早春华尔兹
下一篇:冰雪玫瑰,静悄悄的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