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川行之五:三苏祠·“胡子树”

黔川行之五:三苏祠·“胡子树”

傍靠散文2025-07-10 01:54:01
早6:00起床,6:30分在酒店餐厅吃自助餐。7:00旅行社的导游带车来接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乐山大佛。导游是一位年轻的川妹子,很专业。与我们同车还有九个人,其中有山东人七位,广东和四川人各一位(
早6:00起床,6:30分在酒店餐厅吃自助餐。
7:00旅行社的导游带车来接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是乐山大佛。
导游是一位年轻的川妹子,很专业。与我们同车还有九个人,其中有山东人七位,广东和四川人各一位(学生摸样的情侣),除了这两位年轻人,那七位大概也是公款旅游,酒店高级,出手阔绰(这些山东人每到一处,不论贵贱,见东西就买。“这些山东棒子咋这么有钱呢?”我们在私下议论道)。
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不知不觉间天上便飘起了霏霏细雨。当车将驶近眉山县时,导游小姐问大家是否愿意到著名的“三苏祠”游览。征得大家同意后,车驶下高速公路。
“三苏祠”位于成都与乐山之间的眉山县。
“三苏”意为苏辙、苏轼、苏澈三父子。“三苏祠”即苏氏故居,也就是苏轼兄弟少年时代学习和生活的地方。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在这里停留太久。
匆匆一览,我觉得“三苏祠”的厅台楼阁、竹影花溪,以及庭院的谋篇布局与其他古代文人墨客及官宦人家的宅第,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然而,此处给人们留下的厚重的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文化氛围,却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替代的。
苏轼为官一生屡遭贬谪,在仕途上并不十分得意,但作为一代文豪和词人,却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绝世佳作,甚至开一代词风先河。譬如: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古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湖时作。此词热情歌颂周瑜的英雄业绩,着重抒发了自己以长才被弃,无所建树的苦闷心情,笔力雄健,风格豪放,为词家“豪放派”之鼻祖。
据导游介绍,苏轼与夫人王氏的感情十分深笃,王氏夫人去世时,正值苏轼被贬官流放在外。一晃十年,物是人非,苏轼只有把自己对夫人的思念,寄诸笔端。他在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词中写道:“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用词悼亡,苏轼开一代先河。
为纪念夫人王氏,苏轼为本无姓名却已陪伴他多年的小妾,取名叫做王朝云。

车出眉山上高速,途中车又在一专卖水晶制品的商店停留了许久,据说这是一家旅游商店,每位游客在此买东西,商家都要给导游不少于5%——15%的回扣(每个旅游团都有自己的标志卡或牌,商家在收钱的同时,也记下了卡牌号。另外商家还要根据旅游车上的人数,再给导游和司机一笔人头费,大约每人2——5元),所以旅行途中被导游拉去买东西,也就不奇怪了。
中午在一定点旅游饭店吃午餐,伙食比意料中的要好,只是菜量少了一些,几乎是盘盘见底见光。
午餐后稍事休息,便向乐山大佛进发。
时间不大,我们在临江的停车场下车,然后随当地导游沿着江边人行道,步行向不远处的大佛走去……
“胡子树”
通往大佛的公路两旁,分别排列着许多奇特的树木,一株株铁干虬枝,浓荫蔽地,这与北方一派“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的景象,截然不同。然而,更让人感到惊奇和费解的,却是从每棵树上垂落下来的一缕缕黑颜色的毛茸茸样的东西。这些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根状物,或散在或聚集于树的大小枝干上。如果仔细观察,人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规律,越是距离地面和树干较近的枝干,这种根状物越多越长也越显粗壮,距离地面和树干略远一点的地方,这种根状物便细一些短一些略显柔嫩一些,它们在微风中轻轻飘荡,远远望去,犹如一绺古代仁者的长髯。后来我们才搞明白,路两旁的大树学名叫小叶榕,这是一种普遍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常绿树种,由上自下垂落的根状物就是小叶榕发育的气根,如果气根发育成熟,便会生长为新的榕树,由此循环往复就会衍生为一片偌大的榕树林。这种树被当地人称为“胡子树”,据说也是乐山市的市树。
马路的右侧便是滔滔而去的岷江。在导游的指点和解说下,我们可以从不远处看到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汇流的情景,深绿、微黄、略白三种颜色在前面不远的乐山大佛处交汇,水势浩大,滚滚向东而去……江中不时有游船鸣着汽笛驶过,船的速度很慢,在临近江岸一侧的船舷上站满了指指点点的游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