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滟滪回澜今何在
盛夏,游览瞿塘峡,欲观“滟滪回澜”,给人的却是一个深深的遗憾。我问:“滟滪回澜”今何在?没有回音。滟滪回澜,曾是古夔州久负盛名的十二胜景之一。《奉节县志》曾有写“滟滪回澜”的诗。诗曰:观澜曾到小孤隈,
盛夏,游览瞿塘峡,欲观“滟滪回澜”,给人的却是一个深深的遗憾。我问:“滟滪回澜”今何在?没有回音。滟滪回澜,曾是古夔州久负盛名的十二胜景之一。《奉节县志》曾有写“滟滪回澜”的诗。诗曰:观澜曾到小孤隈,奇境终输滟滪堆。江似文星原喜曲,波如舞袖每重回。排三峡倒非无力,障百川东信有才。君看词源圆折处,滔滔滚滚逼人来。
诗中的“滟滪堆”,系原屹立在瞿塘峡口江心的一巨礁,那就是著名的“群龙翻地轴,一象塞大门”的滟滪石。滚滚川江水流经瞿塘峡口被滟滪石阻挡,形成巨大的回流,故称:“滟滪回澜”。
瞿塘峡是长江三峡最短最窄而又最险峻的峡谷。瞿塘两岸,峭壁千仞,峰峰相连,互斗峥嵘;瞿塘之中,一年四季,漩涡咆哮,波涛滚滚,给人一种“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的壮观气派。瞿塘峡因江窄水急,众水一汇至此,形成一个巨大的塘,名曰瞿塘,据史书载:“瞿者,大也,塘者,溏也,春夏水溢为塘”。北宋《太平寰宇记》上说:“滟滪堆名犹豫,言舟子取道不决水脉也”。意即船舟至此,犹豫不绝,十之有九被漩流撞沉。滟滪堆随着江水季节的涨、落、起、伏而变化。《夔州府志》载有关于滟滪堆的民谣:“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蹼,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每当洪水季节,滟滪堆便如一头神龟,潜入江底,兴风作浪,漩流咆哮,“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当枯水季节,滟滪堆显露江中,高出江面二十余丈,活像一头巨型怪兽切断江流。似乎,只要它一摇头,就可将过往船舟吸到嘴边,它一摆尾,就能卷起吞天吐地的巨浪;这时,只要有船舟经过它的身边,它就会张开血盆大口,将其吞进巨大的腹腔之中。没有经验的船夫,见它象一只拦路的巨虎,必然犹豫,便要远远地躲避它。这一躲避,正中它的下怀,船在滔滔漩流中横冲直撞只需一、两个回合,就会在它的身上被撞个粉身碎骨。有经验的船夫,不是犹豫不决采取躲避,而是径直向它驶去,当船舟在靠近它身边的瞬间,迅速地将篙竿撑在它身上……船,便随漩流横向而去,方可幸免于祸,安然无恙。为此,船夫便总结出“朝我来”三个大字,镌刻在滟滪堆上。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不识水性的船舟葬身在滟滪堆的血盆大口之中。可以说,滟滪堆是无数船夫用血泪、白骨凝成的血泪堆,在它上面写着一部血泪斑斑的川江航运史……
无数的船舟葬身在滟滪预堆下,于是便有了一个美妙的传说。说滟滪堆不是普通的礁石,是九天之上掉下来的神石。相传瞿塘中有一条夔龙,凶猛异常,只要它动一动,水就涨三尺,只要它抖一抖,浪就高三丈。当年,大禹治水来到三峡,见夔龙如此猖獗,就用九天玄女娘娘赐给他的锁龙圈将其锁在瞿塘峡的峭壁下。夔龙不服,摇头摆尾,将瞿塘峡石壁拽得摇摇欲坠,大禹就去求女娲娘娘炼成一颗神化石。女娲娘娘用手一指,那神化石落入江中,将那夔龙镇压在瞿塘峡口。从此,瞿塘便耸立起一堆巨大的礁石……
孽龙虽然镇住,但灾难依然无尽。千百年来,滟滪堆给人类造成的痛苦难以计数……1958年,在整治川江航道时,航道工人用数吨炸药,终于将它炸掉了,作为夔州十二景之一的“滟滪回澜”便永恒地成了历史的记忆。
据说,古城奉节的夔门照相馆还保存着唯一的一张滟滪堆的黑白底片。如今,若想一睹“滟滪”风采,也许,只有去求助于这家照相馆了。
今天,滟滪虽已无堆,但瞿塘却依然有“澜”,当然,那澜已不是“回澜”了。《奉节县志》还有一首《滟滪回澜》的诗,似仍能概括瞿塘当今的壮观:“神禹推承造化功,故留突兀大江中。三更出没鱼龙哭,万里奔腾鼓角雄。湘楚有峰皆向北,巴渝无派不朝东。风风雨雨波涛老,峡谷依然倚碧空”。
呵,壮哉,瞿塘。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联不联系
下一篇:秋意渐凉,几许落寞沉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