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命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人类社会历史传统,它决定于生存本能,不这样,谁还会养儿育女呢?不敢说没有,肯定不会很多,生下来也可能遗弃。本能而来的人性,有时也很残酷。现代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障措施,这无疑是一种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人类社会历史传统,它决定于生存本能,不这样,谁还会养儿育女呢?不敢说没有,肯定不会很多,生下来也可能遗弃。本能而来的人性,有时也很残酷。现代出台了一些社会保障措施,这无疑是一种进步,却同时出现了“丁克现象”,那正是极端表现的人性自私狭隘。凡事都有两面,随着社会保障不断完善,这种现象可能越来越多,需要相应理性引导,否则人类属种延续都可能出现危机,这是生命属种生存本能所不能允许的。现在这种担忧还为时过早,各国社会保障都不是很完善,比如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更是刚刚起步,有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养老,依然延续“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传统模式,根本不用担心完不成生育数量。社会不同发展阶段,问题可能截然相反,现在我们实行“计划生育”,将来也可能鼓励生育。
通过这种说明,只想谈谈社会保障现状,以及现实某些理性迷惘,尽管比如中国这种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刚刚起步,一些发达国家所谓“人权”观念却渗透进来,加之某些传统道德观念,许多人心理被搞得一团混沌,有些人甚至极端迷惘。不切实际的奢望、力不从心的困惑、含糊不清的舆论……
人们生命权利意识增强,现实保障却无法满足,因而无力、无奈、愧疚、愤怒,心理迷惘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一切问题根本,在于人心乱了,面对现代社会高速发展,许多人不能理性地面对现实──用句白话:不认命了!这里不认命没有“宿命论”含义,它仅指人们不能面对现实。
不面对现实是什么结果?那就是现实矛盾。表现在父母子女关系上就是一方奢望、一方无奈、双方迷惘,因此而出现激烈冲突!一位农民生育数子都是普通农民,晚年老人患了癌症,治病每月要花费数千元,老人靠子女赡养,这病该不该治?提问似乎是多余的,可不长一段时间下来,儿女们都撑不住了,老人渴望延续生命,儿女却已有心无力。于是老人要求儿女们卖掉房子,可那样儿女们就无处安身了,协议当然无法达成,老人告状到法院,法院又能怎么判呢?
这让我想起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双面胶》,主人公面对患了癌症的父亲,开始也是孝感天地:“不惜一切代价治病!”结果呢?两个月花掉6万元,自己已是债台高筑,最终只能放弃治疗回家等死……这就是残酷现实!随着社会保障机制不断完善,这种状况可能会有所改变,但现在许多人只能面对,除非少数特权阶层。
治个病能花多少钱?有些病多少钱都不够,没有完善社会保障,一场大病足以让一个富裕人家倾家荡产!“艰苦奋斗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这一点都不夸张。
从理论上讲,社会应该人格平等、司法公正、社会公平,公民生命权一样重要,完善保障制度是社会政体责任,但这一切现实还实现不了,真正实现也许还很遥远。不过现实就在眼前,那也只能面对,什么人就要认什么命,老百姓不认命又能怎样?明确自身位置,理性面对现实,那或者心理还能平衡些……
这里还牵涉父母子女关系,双方都要退一步相处,作为子女一方,父母恩大于天,但凡可能,都应该让老人过得好些,但也要量力而行,该认命时一定要认命,普通百姓父母也是普通百姓;作为父母一方,不能以恩大于天要求子女,子女是我们生命延续,我们赋予他们生命,却不能迫他们以生命回报,那种父母就过于自私狭隘了。
认命是普通百姓无奈的选择,首先是主动一方(父母)要认,除此还要说服被动一方(子女)去认,主动一方不认,被动一方也只能尽力而为,无能为力怎么办?那或者说服或者逃避,毕竟以后日子还要过,意气用事超越自身实力,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最终也难以逃过命运劫难。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