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之正义红娘

《西厢记》之正义红娘

蚕丛杂文2025-03-10 08:58:51
在选场的几段《西厢记》中,红娘这个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她的正义感。她虽然社会地位卑贱,却光彩四射的人物。她冷眼旁观,很清楚老夫人为维护“相国家谱”,决不允许张生和莺莺的结合,所以在开始
在选场的几段《西厢记》中,红娘这个人物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她的正义感。
她虽然社会地位卑贱,却光彩四射的人物。她冷眼旁观,很清楚老夫人为维护“相国家谱”,决不允许张生和莺莺的结合,所以在开始的时候她并不想帮助张、崔二人。但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她逐渐为崔张之间真挚的感情打动,也不满于老夫人的背信弃义,于是转而积极地为他们传递书信、出谋划策。她批评张生是“银样蜡枪头”,居然揣摸不透莺莺的心事;她也批评莺莺的心口不一,明明思念张生,在人前却一点也不流露;对老夫人,她更加勇敢机智地进行反击,为崔、张二人辩护,使老夫人理屈辞穷,不得不答应了二人婚事。最巧妙的是,她反击老夫人的,恰恰是老夫人要维护的封建纲常和家族利益。如《拷红》中,她先把张生和莺莺的私情告诉了老夫人,然后对老夫人说:“目下老夫人若不惜其事,一来辱没相国家谱,二来日后张生名垂天下,施恩于人,忍令反受其辱哉?使至官司,老夫人亦得治家不严之罪。”这几句话,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老夫人也只好默认了张生和莺莺的婚事。
红娘是一个充满正义的形象,汤显祖说王实甫的红娘:“有二十分才,二十分胆。有此军师,何战不克?”崔、张的自由婚姻,在充斥着封建礼教的社会背景下,是大逆不道的,但红娘作为一位老夫人派来"看守"小姐的丫头,不仅不揭开这层秘密,或置若罔闻,反而推波助澜,是这场婚姻得以美满结局的主要的牵线搭桥之人。在封建卫道士的眼中,红娘的形象是反面的、不光彩的,是个罪魁祸首,是辱没夫人家谱、败坏小姐闺范、坏张生行止的"蟊贼"。但在"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宗旨下,红娘却是美好的化身,是美满婚姻的代言人。在这场叛逆的婚姻中,红娘不畏被老夫人责打的危险,几次三番周转于崔张之间,为他们安排月下听琴,并有晓夜奔走,传书递简等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她对这场恋情的支持,以行动表现了红娘的反叛精神。
在最后一本中,红娘痛骂郑桓,语言锋利,咄咄逼人。当郑桓夸耀自己富有而能干、骂张生"穷酸饿醋"时,红娘说到:"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荧火焉能比月轮?"当郑桓抬出"我祖代是相国之门"的金字招牌来压人时,红娘义正词严,剔肤见骨地指出:"你道是官人则合做官人,信口喷,不本分。你道是穷民到老是穷民,却不道‘将相出寒门‘"。她勇敢地与这个仗势欺人的花花公子斗争,维护了崔、张的爱情,读来令人为之一振。红娘突破了等级名分的界线,在主子面前,对崔、张的爱情和婚姻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同情,同时也体现了她的价值观和善恶判断力。
王实甫把红娘塑造地形象饱满,将她的精神世界浓浓地渲染了一笔,环环相扣、入情入理、动人心弦。红娘的形象趋于完美化,成了封建婚姻的斗士,通向美满婚姻的纽带。在《西厢记》中,红娘形象的塑造也具有其真实性,并非理想化的一味地崇高。红娘的热心肠,也要受到时代背景的制约。如,当张生一提到跟莺莺的姻缘是,她就说:"姻缘非人力所为,天意尔"。这句话一则表现了红娘对崔张婚姻的成功不抱绝对的希望,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然要面临重重困难,红娘是务实的。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透露了红娘的宿命观。这种观念在封建社会占有统治地位,不仅红娘有,哪怕是作为作者的王实甫,也不可能不为这种思想所侵染。然而,正因为红娘有这种想法,才体现了她的时代真实性,脱俗的红娘就不可能成为活生生的人。
红娘的形象促进了《西厢记》的广为流传,在艺术性上具有极高的价值。红娘敢于同封建礼教作斗争,促进了美满婚姻,她的形象在文学史、在人们的生活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她成了美好婚姻的牵线人,从历史故事中走出,随着人类的步伐,将不会泯灭。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