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合营杂文2025-08-05 09:07:46
真没想到重新提笔码字,对我而言竟是如此不知所措。曾经,每周一记往往半小时就可以洋洋洒洒写满一页纸,现如今,有感而发都需要如此冥思苦想。我不禁奇怪,究竟是时间变了,还是我变了?总算在忙里偷闲之时看完了《
真没想到重新提笔码字,对我而言竟是如此不知所措。曾经,每周一记往往半小时就可以洋洋洒洒写满一页纸,现如今,有感而发都需要如此冥思苦想。我不禁奇怪,究竟是时间变了,还是我变了?
总算在忙里偷闲之时看完了《匆匆那年》,于是心底深处就留下了那一句“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虽然电影总不比文字能给人带来诸多的念想,但通过这一帧帧画面,却能让人拾起自己脑海深处一段又一段回忆的碎片,这大抵就是所谓的“共鸣”吧。当然,也正是因为这“共鸣”才让这平凡的桥段变得非凡,让平淡的剧情变得丰富起来。
电影伊始,当一幕幕郁郁葱葱的校园场景映入眼帘,我的思绪就开始往回忆里钻。我一直以为青春只会留在那段独一无二的“青葱岁月”里,青涩的情感,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缠绕相伴。现在想来才发现那时的我只懂得任性挥霍青春的绚烂,却不会珍惜点滴的美好。说来也不怕你笑,初恋到来时,我也曾像方茴那样天真地以为他会跟我就这样一生一世,就这样一直对我好下去,白天一起上课,中午一起吃饭,晚上放学一起回家,周末再一起出游。我们也曾像方茴与陈寻那样上课传过小纸条儿,也曾下课悄悄地一前一后来到小操场,也曾被家长、老师发现,也曾脱去校服牵手亲吻,也曾在电话两端你侬我侬……虽然那年的他并不如陈寻这般优秀,但我相信,每个女孩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陈寻”吧。
其实张一白导演的《匆匆那年》更多是从回忆、当事人自述等角度来展现这样一段“匆匆那年”,但就是如此平淡如水的故事,它就如同重播的回忆一般轻易就撩拨起我的心弦,让我找回当时那个单纯的自己,让我回想起了当年我的“苏凯”、“赵烨”、“林嘉茉”、“陈寻”……
我不否认后来,陈寻在花花世界里迷失了自己,也丢了自己和方茴的爱情;而方茴也因为自己的执念放弃了自己,更放开了匆匆那年的初恋;至于赵烨和林嘉茉,如今回首,也只能叹一声可惜,或许他俩是真的有缘无分吧;再看乔燃,纵使再不舍那年的丁香花,在狭窄的人生路上,他也只能远观,只能遥祝,只能选择放手让她走;还有苏凯,那个让林嘉茉为之痴迷的男生,最终也只是被遗忘在了匆匆那年里,那年的错过却成就了如今的庆幸。
虽然电影直到最终都并未直接告诉我们陈寻和方茴的结局究竟如何,我们和陈寻一样,都只知道方茴身在巴黎,而曲终人散的我们终究是要从回忆里走出,回到现实继续我们波澜不惊的生活。
第一次,我由衷地感谢一部电影,因为它给了我一部电影的时间去回首从前的自己,回首逝去的青春,你说我多愁善感也好,说我只是徒增惆怅也罢,“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