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雷曼兄弟银行申请保护破产所联想到的
前两周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突然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破产保护。一时间,华尔街如同雪崩一般,令美国政府和各国措手不及。最强烈的表现当属各国股市,连续两天股指出现大幅度下滑,大多数个股纷纷跌停,尤其是银行股更是难
前两周美国雷曼兄弟银行突然向美国联邦政府申请破产保护。一时间,华尔街如同雪崩一般,令美国政府和各国措手不及。最强烈的表现当属各国股市,连续两天股指出现大幅度下滑,大多数个股纷纷跌停,尤其是银行股更是难逃噩运。股市前景令人堪忧。好在美国政府及时施以援手,拟动用数千亿美元救市。这才暂时挽救了股指下滑的走势。至于雷曼兄弟银行今后何去何从,美国政府的打算是先由政府托管,待情况稳定后再找私人买家或者化整为零出售。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美国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处理上,也同样采取的政府托管这一强硬措施。美国经济衰退后,政府扮演了“救火队”的角色,这也要管,那也要管,实际上是杯水车薪,暂时缓解一下经济危机的压力。“自食恶果!”这是马克思针对十八世纪欧洲几次经济危机对银行业的评价。马克思认为:贷款引起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这种不平衡积压到一定程度时,经济危机就很自然地出现了。表现形式是失业人员猛增、工资降低、物价上涨,银行倒闭。在马克思看来货币通过流动实现增值,是必须承认的有价值的劳动,但因流动过剩而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甚至货币不能回收,实际上货币本身就成了始作俑者,这是货币作为人性化劣根性的表现。时过境迁,资本泛滥的作用仍然有巨大的威力。
作为有一百五十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是美国的五大银行之一,最终落到这步境地,实在是令各国政府也感叹万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细细想来雷曼兄弟银行有此结局,也是市场经济的诟病长期积压造成的。一位伟人说过:“资本主义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这话在当前美国政府身上得到了应证。一旦出现危机还是要靠政府出面来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由托市变为“驮市”,接管摊子,一步一步地在危机中缓行。
为何市场?通俗地讲就是生产与消费两大环节,一旦消费出现问题,也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各行业景气度,二者环环相扣。最终承受不住资金短缺的压力的时候,崩盘就是必然的现象了,并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这就是称之为资金链断裂。其实,作为银行这样的企业,虽然是以逐利为目的的,但也应该承担起一部分经济扛杆的职能,承担起稳定物价的一部分职能(但现在这样的职能似若有若无)。这样的观点既是为了金融产品的安全,同时也是保护自身的生存地位。银行一味地放贷、收利,赚取中间差价,最终也会威胁到银行自身的生存地位。银企联盟的弊端在雷曼兄弟银行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房价下跌是受大多数老百姓所欢迎的。但为什么价格却迟迟降不下来呢?媒体却在极力鼓吹房价逆市上涨,这与百姓的心愿形成了“弹簧”。更有甚者,一些地方官员频频出现在房交会上,为房地产商扎场子,造氛围,一口一个“稳定”,实际上这是某种暗示,不惜以红头文件官面堂皇地出现来促进购买力的回升。可见其用心良苦。一方面中央收紧银根,对房地产贷回收决不让步;而另一方面银行催促房地产商还贷无果,回收资金一拖再拖,收效甚微。这就要依靠当地政府来出面协调,予以房地产商一些扶持,以销售促进资金回笼。这就形成了银企联动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就是市场中垄断或局部垄断的结果。房地产商收不回资金,造成呆帐、坏帐,吃亏的还是银行。
没有任何人能估计到危机何时到来。但作为银行机构如果过份地注重于自身的逐利驱动,导致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高效运作资金和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一个方面。也许银行会说:我不找有实力的开发商放贷,我找谁?。此话有理,房地产儿为资金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当地的经济拉动较大,可以解决方方面面的一些问题,如就业问题、建材行业经济增长问题、购物环境和消费等等问题。但放在市场的角度来说,风险的集中度将会明显增加,这就不易保护信贷资金的安全。曾有经济学家豪言:“中国可以不种粮食。国家可以动用资本到外国投资,同时把赚取利润多余的钱用来购买当地的粮食,以解决国人吃饭的问题。”这种资本运作的想法很好,也许在经济繁荣的时代是行得通的。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投资未达到理想的效果,甚至亏损,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几个月来,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大面积复耕粮食作物,以应对国际粮食上涨的压力就可见一斑了。姜汝祥博士在《差距》一书中说道:“眼前的繁荣并不等于永恒的增长,眼前的困境也并不意味着永远的挣扎”。或许此语前面一句更有现实意义。当前,国家为什么对“三农”贷款采取倾斜政策?政府目的就是从长远的角度、从战略的角度来思考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从物价上涨的源头抓起,以控制CPI指数回落到比较合理的范围。固然,粮食作物投入大、产出慢,经济效益比较差,但这是一国之根本。没有这个根本,经济下滑的周期将会更长一些。
“一个城市不能只站在建筑物上去看GDP的贡献率。如果是这样的城市,那就是这座城市的悲哀”。一年前,广州市长的惊人一语,犹言在耳。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郑大世与马拉多纳,哪个更酷?
下一篇:你的善良是否被人愚弄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