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河的卒子,莫回头!
我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是喝着黄河水、吃着粗茶淡饭长大的。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因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有过追求也有过放弃;有过困惑亦有过挣扎;有过悔悟更有过悲哀。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
我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生的,是喝着黄河水、吃着粗茶淡饭长大的。因为时代和环境的因素,在成长的过程中,我有过追求也有过放弃;有过困惑亦有过挣扎;有过悔悟更有过悲哀。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典型的北方农村,除了偶尔在电视中领略过城市的繁华,再者就只能从书本上精美的描述中去想象而已!是的,上大学之前,我几乎就没走出过小县城,更别说涉足繁华的都市了!那时,于我来讲,它仿佛在一万英尺的天边,是那么地遥不可及!
我认为,上大学是我跳出农门的唯一机会和出路。于是,我在比城市里的同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汗水考上了大学,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在象牙塔下接受知识的熏陶。而进入大学后,与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们相比,我发现自己真是土得掉渣——
我们家乡没有外教,那里的英语老师,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从别的科目上给转过来的,自己发音都弄不大清楚,怎么可能来教会学生正确发音啊?我的英语水平一直都是聋子、哑巴、半吊子,我的发音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听不懂。有一次在校园里看到一位外国留学生,我鼓足勇气想跟他交流,吞吞吐吐说了半天也没表达清楚,而他却用流利的中文对我说:“讲汉语吧!我能听懂汉语。”
回头再看那些来自城市里的同学,他们真是多才多艺,我再也不愿向人炫耀我会“涂鸦”;他们说着家乡话就可以,而我那拗口的普通话总是很难让他们听得懂。
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能和城里人相比的,惟有书本世界,我一点也不比他们差。我喜欢长时间一动不动地看书,呼吸着书本散发出的独特的墨香。我已经够穷困了,穷困使我离开了家乡,但我在精神上不能再一无所有,我会尽情地去呼吸那浓厚的书香,永无止境!
曾在20岁生日那天,我许下一个心愿:20岁开始写作,准备吃上10年的苦,到30岁时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坐拥书城,演绎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可后来啊!我发现文学已经没有了读者,大家都在看着电视、读着报纸、泡在网上。作家和诗人却已被大家遗忘,他们只能自吟自唱去哀叹青春岁月。诗人不再是一个光荣的头衔,文学也不会成为一种崇高的信仰。突然间,站在繁华的都市街头,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不知道该坚持什么、放弃什么?
那时,我就盼望着毕业,之后能够在大都市里找到一份工作。这样一来,我就会和他们那些生长在都市里的同龄人一样做个城市公民!而我的父母也会为我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儿子在大都市工作!
如今,我正在渐渐融入这繁华的都市中,正在努力成为城市的一员。当我在笔记本电脑上敲着键盘时,在星级酒店包房里举着优雅的高脚杯时,我心中就会油然而生一种城里人的优越,暂时忘却了还在田间劳作的父母。我想到以后我的孩子将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就有一种欣慰的快感。
生于80年代的我们成长在一个相对幸福的环境里,既没有经过自然灾害的“洗礼”,也没有经过文革的乱世。可试看我们这一代人啊!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力工作的时候,工作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
所以,我默默地记着福布斯排行榜及胡润排行榜上长长的名单,他们的成功成了我努力的方向,我梦想着哪一天也能成立自己的公司。我在慢慢接受着曾经被我唾弃的事实,回味着曾经的幼稚和可笑。
我看不起俗世的功名利禄,觉得自己可以超凡脱俗!其实不然,我非圣贤!站在繁华的都市街头,看着那车水马龙和川流不息的人群,知道这才是真实的世界,虽然有些喧嚣和浮躁。站在繁华的都市街头,那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中,有谁会注意到我?我只是一个无名小卒,可我愿把自己定义为过河的卒子。
只因我出身农门,没有背景,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奋斗,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