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榴莲

话榴莲

人所共知散文2025-03-19 21:43:01
我在印尼工作生活了两年,彻底改变了对一种水果的看法,这种水果就是具有“水果之王”的榴莲。我第一次见到榴莲还是18年前的事。我从广州坐飞机去北京。登上飞机落下座位,我就闻到一股很浓的臭奶酪的气味。我就和
我在印尼工作生活了两年,彻底改变了对一种水果的看法,这种水果就是具有“水果之王”的榴莲。
我第一次见到榴莲还是18年前的事。我从广州坐飞机去北京。登上飞机落下座位,我就闻到一股很浓的臭奶酪的气味。我就和同事嘟囔了一句:“这飞机里是什么味啊?”乘客当中有明白的告诉我这是榴莲。于是,他叫来了空姐。我第一次听到“榴莲”这个词,不知何物,又见这位乘客急急忙忙找空姐来检查,我心中一个劲地嘀咕:“该不会是什么臭弹吧。”空姐来了,循味找到了包裹和人。我一看:原来是像刺猬一样的圆水果。按民航有关规定,榴莲们下了飞机。我坐上了飞机,也放下心了。这是我和榴莲的初次相识,先闻其味而后见其面。由于,第一次和榴莲相识印象不佳,所以我这么多年始终都没有尝过榴莲。
前年,我来到印尼伊里安岛的那别列县,给我第一个感觉是:在我的家乡很稀罕很珍贵的热带水果,在这里遍地都是。那县城居民的建筑,不像国内的居民建筑比肩接踵地拥挤。建筑之间相隔很远。这房屋相隔很远的地方,都是天然的果树。椰子、香蕉、芒果、木瓜、红毛丹、蛇皮果,等等。像菠萝蜜、莲雾、咖啡、可可,我都是第一次见到。很多人,一提起榴莲就会首先说到泰国。我也一直认为榴莲原始产地是泰国。到了印度尼西亚,我才知道榴莲的祖籍在印尼,后成名于泰国。这有点像阿拉伯数字差不多。印度人发明了阿拉伯数字。阿拉伯人将它传播出去。我们现在就将错就错,叫它为阿拉伯数字,倒把印度人就给忘得一干二净了。那别列县是印尼盛产榴莲的地区之一。原来,我来到了榴莲的家乡了。这回,我可得好好研究研究它,为什么这样迷人?
我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仔细端详了榴莲和榴莲树。榴莲的模样绝不漂亮,反倒独具特别之处。卵圆型,足球般大小。呈木质状外壳。颜色略黄,密生三角刺。一般重约二公斤左右。其散发的气味实在是不敢恭维,有一股北方的臭豆腐混合夹杂着洋葱的臭气。榴莲树高20米至40米,树冠巨大,枝叶婆娑。树叶长圆,顶端较尖,聚花序大,花色淡黄。
怀着好奇,我又查阅了一些有关榴莲的资料。世界上的榴莲要数泰国的最有名。泰国人也最喜欢吃榴莲。久负盛名的品种“金枕头”、“长柄”榴莲就出自泰国。2007年,泰国农业部门还研究出没有臭味的榴莲:“尖竹汶1号”。榴莲的社会地位在泰国很高。泰国流行“当了老婆换榴莲”和“榴莲出,纱笼脱”的说法,意思是:姑娘宁愿脱下裙子当掉,也要饱餐一顿榴莲。榴莲的营养成分很高,除含糖外,还含有蛋白质、钙、铁和多种维生素。。难怪广东人说:“一个榴莲三只鸡。”《本草纲目》中也说,榴莲可供药用,味甘温,主治暴痢和心腹冷气,具有补肾壮阳之功效。
好吃的东西谁都愿意吃。榴莲这么好吃。这里盛产且便宜(一个二公斤的榴莲合人民币40元左右)。泰国姑娘都敢脱了裙子吃,我堂堂男儿有何惧哉。吃!但我不脱裙子,也不脱裤子。我憋住呼吸,打开榴莲外壳,见内有数个房间。每房间内有一粒蛋黄大小的种子。种子外裹一层果肉,为乳黄色。果肉厚而细腻,粘性多汁。尝第一口,感觉味道极甜而喷香。吃第二口,感觉口齿留芳,回味甚佳。其未尝之前的怪味,早已荡然无存。
凡是人,好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想第二次。刚到那县那些日子,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吃榴莲。大家已经到了上瘾的程度。难怪人家说,吃榴莲三步曲:一步是先尝;二步是大吃;三步是上瘾。时间长了,吃榴莲的方法也多了。在热带,吃榴莲最佳方法是:将榴莲的果肉抠出,装在容器里,再放进冰箱冰镇上二个小时。这样,吃起来既没有了臭味,又清凉甜蜜、香醇解暑。
从不吃榴莲到贪吃榴莲。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榴莲也和人差不多。其貌不扬,不等于内心丑陋。榴莲面目狰狞,但内心香甜。在伊里安岛,我写过一首有关榴莲的诗,题目叫《致榴莲》,曾在印度尼西亚的《国际日报》的副刊上发表过。现抄录这里,与博友们共欣赏:“居住在高高的树上,不长大成人决不下地。披一身带刺的盔甲,从不接受别人的爱抚。散发着一股股臭气,却起了一个“流连忘返”的美丽名字。一个像刺猬一样的臭孩子,内心却特别招人喜爱。”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