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乡的龙洞
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故乡的一切却时时都是魂牵梦萦,那青山绿水,乡土人情,名特小吃——火腿,洋芋,菜豆花,没有哪一样能够让人忘怀哟!故乡的龙洞就叫我常常地想着。在我家乡西南边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三座大山
离开家乡已经很多年了,故乡的一切却时时都是魂牵梦萦,那青山绿水,乡土人情,名特小吃——火腿,洋芋,菜豆花,没有哪一样能够让人忘怀哟!故乡的龙洞就叫我常常地想着。在我家乡西南边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三座大山,生成一个睡着的“品”字型,后边的山很高,真有点直插云霄的感觉,前边的两座山稍小一点,分别护卫在后边大山的两边,大山上有两个巨大的洞穴,一个在半山腰,另一个在山脚,这就是故乡的龙洞——半山腰的叫干洞,山脚的叫水洞。
记得去耍龙洞的那一年,是大年初二的早晨八九点钟吧。那天,天气不怎么好,半阴半晴的,可去的路上,行人是早已络绎不绝的。一波又一波的过去的人们,大家乡里乡亲的,都是相识或似曾相识的,一问都是耍龙洞的。结伴而行的,是我们族里的一个长辈,我的堂叔叔,再加上另外几个同在外地求学而回家过年的同学。
那天,我们首先去的是干洞。到那里时,已经快十点了。
那半山腰的干洞,藏在一个山凹里,一年四季都在绿树掩映之中,洞口不大,直径约有十来米吧。在这入口的地方,四周长着密密的野草,也看不出什么样的特点,可进到里面却是另一番的景象了。
然而,要想进入干洞,绝非容易之事,因为这干洞要垂直下去二三十米才斜着向下延伸的。刚刚能进入洞穴的洞口那里,垂直向下的陡峭的岩壁上,几乎是无抓无拉的,只有不知经过多少人攀爬而留下的几个脚蹬,勉强可以上下,但上下的人都须加倍的小心,稍不注意,就可能失手而掉下去,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借着天光,我们一行人小心翼翼,扒着脚蹬下到了洞里水平的地方后,赶紧点起带着去的火把——那时,对山林的管理,人们的意识还不强,还可带着火把进山,要是现在是绝对不允许的了。而且,现今的水洞早已有了电灯,也再用不着原始的火把了。我们将火把举起来向四围一照,巨大而开阔的空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也就在这时,常年栖息于岩缝里的蝙蝠扑棱扑棱一下飞了起来,黑咕隆咚的大洞本来就有点令人毛骨悚然,这蝙蝠群的一扑腾,真怪吓人的。然而,一想起王安石的“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一行人就奋力的前行了,开阔的空间约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就仿佛一个大练兵场,脚下是平坦的沙土,松松软软的,四围的岩壁上,维妙维俏地挂着很多的长枪短棒一样的岩石,一些岩壁上的人形钟乳石,同样的让人叫绝。其中,就有那么一尊,雄赳赳地矗立在那岩壁的中央,看那面容好似十分的威严,活脱脱就是正在指挥士兵演练的大将。岩壁的的顶端是一个半球型,那吊着的钟乳石就仿佛一根根人工制作的玉柱,精美无比。壁上伸出的奇形怪状的岩石,经过岩浆的覆盖,有纯白的,有金黄的,还有一些是黄白夹杂的,非常的耀眼。这样的半球型的穹顶,不由得的让人想起了欧州一些大教堂那圆形的屋顶,熠熠生辉的壁画,勾起了人们多少的遐思,然而那是平面的,绝不象这干洞里天然的穹顶,它没有人工造作的痕迹,更没有水彩油墨的粉饰,上面的一切却全然是立体的,给人的是不一般的感觉,不由得不让人惊叹自然的伟大。
从干洞出来后,我们来到了山脚的水洞。所谓水洞,那就是这山脚的龙洞,洞的深处流出来的是一股清澈澈,凉幽幽的山泉水,到洞口就形成了一个方方圆圆二三十米的塘塘。
故乡的龙洞以前并不叫龙洞。传说中,有一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起先的天,还是晴空朗朗,不一会儿却突然狂风骤起,乌云遮天,大雨倾盆。就在这时,一条约有一二十米长,长着四脚四爪,浑身纯白的蛇一样的东西,从那洞里腾空飞出,盘旋着向大山的高空飞去,一霎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奇特的是,这东西消失后的不多一会儿,适才漫天的乌云散开了,大雨也奇怪地停住了。在这大山的前面,龙洞的上空,却出现了一道横架在两座小山上空的彩虹,美丽极了。这情景刚好被一伙经过龙洞的村民看见了,人们都说洞里是白龙的家。从此,龙洞也就因此而得名了。洞前的水塘也就成了白龙腾飞的沐浴池了。
其实,这水塘并不深,约有二三十公分吧,很久,很久以前,白龙升空的那时,或许很深吧,反正我们去的那会儿是不深,也用不着象贵州的龙宫,要划着船才能进去的。
趟过水塘,点起火把,我们开始进洞了,整个洞门就是一个“门”字形,只不过上半部是弧形的。进到洞里,还不过二三十米吧,却是流水孱孱,凉幽幽的。在三五个火把的映照之下,那几十年、几百年、或许几千年形成的钟乳石逐渐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了,一丘丘四四方方的石田,一把把岩浆滴下堆积而成的大板斧……,真有点让人目不暇接了。然而,这一切,却十分的奇特,仿佛都是人为布置好了似的,全都是那样有序地排列着。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石人、石斧、石长矛,之后才是石田、石地、石稻堆。那石田、石地,就犹如陶渊明的桃花园里的那些田地一样。还有那金灿灿的石稻堆,更让人浮想联翩,仿佛又一个秋天的收获已经到来了。越往里走,洞里的空间越来越狭窄了,然而,景致也越来越奇特了,石象,石磨,石壶、石桌子,可谓不胜枚举。到了最后,洞里的空间先还一个人可以爬着过去的,后来却只有一小个洞,一个人都无法过去了。我们也只好回头了。往回走,到是容易了,只要进去的三分之一时间,一个多小时也就出来了。到洞口时,点着进去的,包括预备好的火把都快全部用尽了。个别体力差一些的,早就喊着累了,而我,却依然是兴致勃勃的。事实上,“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进去,哪能看得到这么多景致,没有进去,哪能又有这么多的收获呢。
故乡的龙洞,还不只景致奇特,在它周围的四乡八村,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听老辈人讲,在解放以前的很多年以前,每逢龙洞周围村庄里穷人家嫁姑娘,讨媳妇,办喜事而差碗筷时,只要你到那洞口门前烧上三柱香,磕上三个头,再说出自己所差的东西时,它,必定是有求而应,总会借给你所差的银碗、银筷的,但你一定要还哟!切莫贪财。可是,有那么一天,一个贪心的富有的地主老财,他家本来就不差什么的,却去借出了很多的银碗、银筷,最后又没有还回去。以后,人们再去借,就再也借不出来了。那个贪心的地主老财也在不久之后,莫名其妙地暴病而死了。但这寄托了穷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美丽传说,就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其实,进水洞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