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钻山豹公馆

邂逅钻山豹公馆

度拟散文2025-04-06 18:42:49
那天微雨清爽,早晨起床已经九点。因为住在虹桥旁临河的吊脚楼上。地段过于繁华,紧靠桥洞的湘西往事酒吧。晚上游客们放歌只一点左右。仿佛睡在歌厅酒吧里。晚上想打点文字,也静不下心,干脆听歌到天明。天南地北的
那天微雨清爽,早晨起床已经九点。因为住在虹桥旁临河的吊脚楼上。地段过于繁华,紧靠桥洞的湘西往事酒吧。晚上游客们放歌只一点左右。仿佛睡在歌厅酒吧里。晚上想打点文字,也静不下心,干脆听歌到天明。天南地北的青年游客,把流行歌唱得委婉缠绵,赢得阵阵喝彩。我想如果那天这家酒吧倒闭了,附近的居民是否能睡得着觉。
已经准备今天离开凤凰回辰溪。方正今天到家即可,不如乘此余暇,再去拜访昭仪将军府第的后人。八十三岁的太婆陈氏夫人。想再听听老人对古城的记忆与她记忆里的老城故事。她的故居是陈开甲宅第,陈开甲时任清朝廷三品武官与他父亲“昭义将军”陈恩渥共同建筑此宅。距今二百二十六年。是凤凰保存最完好最悠久的豪门宅第。
前天无意中在古城闲逛。微雨飘洒,清凉如意。下午住房定下后,我们从虹桥过江天广场。从河街逆流而上,经过田氏祠堂这是《血色湘西》拍摄场地。从古棋坪下河码头,在古城守望者酒吧门前,眺望对河北门城楼。那城楼下就是小巧的沱江漂流码头。要过沱江可以走木板桥,也可走跳岩。站在跳岩或木板桥上拍照,应该是凤凰最精致的景观。而放荷花灯也是最佳去处。一个窈窕妩媚的姑娘,素淡的花裙,飘飘犹如仙子。赤脚站在码头浅水里,摆弄姿态准备留影,引来许多游客过客观赏抢拍。那一刹那,是最动人的风景。而背景就是北门城楼,南岸沱江吊脚楼群,下方的凤凰虹桥倩影。但这里拍照也有遗憾,就是游人如织,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根本抓不住没有外人干扰的景色。游客们会成为你相片里的背影或伴侣。
这里可以看到凤凰的精华。争相拍照的人很多,头戴野生花草编织花环的妙龄少女或少妇,在男朋友的陪伴下,欣欣然而来。还有许多穿苗服带银饰的女人,在摆弄姿态,留下轻盈的倩影。北岸江边成了阿哥阿妹幽会谈情的热闹之地。散客三三两两,随意东西。而旅游团有着打着旗号的导游,带着在成了转圈子,殊少自由惬意。游客里漂亮的女人是凤凰的最为生动的风景。她们带来各地的万种风情千般旖旎。
我与兰儿携手走过跳岩。到南岸后。叫客摄影的生意人,簇拥而上,喋喋不休。我们一笑了之。穿过北门城楼“璧辉楼”进入逞强之内的古街道。因为凤凰核心景点,已被古城旅游公司垄断经营五十年。每年上交县政府一个亿的利润。所以,他们采取一票制,九个点共一百四十八元。单独景点是不肯售票。散客只能望门而叹。从古城旅游示意图上,还可以看到明确的把整个古城视为旅游区,而对所有进入古城的游人实行一票制。也就是说凡是到凤凰古城,都必须买联票。不然不能入城。这简直可笑了,但竟然是当地政府的公示。好在我们进城并不受到此等限制。
我们从登赢街进,漫步悠闲。其间遇到剑道坪小学与凤凰一中,这古城中心,弄出这么两所现代化学校,真是大煞风景,与古城古香古色极不协调。拐进小巷,有个豆腐作坊,门墙上挂蓑衣斗笠,坐的是原木团,广告是石磨磨豆腐。而旁边是一家小店,经营朱砂雕饰小物件,是自产自销。那各种各样的项链坠饰的朱红朱砂雕刻,很美很艳,也更神秘,因朱砂是神物来自遥远。是巫师作法的必备之物。八十块一个,游客恋恋不舍,还是犹豫再三,嫌其昂贵走了。那胖子雕匠感慨:“八十块还嫌贵。六十块我本钱都买不到。现在朱砂好难得啊。”
我料想他应该知道朱砂开采的地点。就用本地话问:“老兄啊,你这朱砂是在哪地方采来的?”因为我一直在琢磨沈从文《凤子》里描述湘贵交界处的朱砂开采地云石镇。但地图上我始终找不到。但我坚信应该有这么个地方。沈老一贯很写实,地名尤其如此。那憨厚的老哥浑厚的凤凰口音说:“那都远的很,在云昌坪。要过阿拉营,在过茶田镇。那远得好哦!是昌盛的昌。”虽然不是云石镇,但总算是有一个云字,也感到一点点欣慰。兰儿坐在原木凳上望着我发笑。她在笑我的痴迷。我也就坐过去,背后是高墙深宅的后墙,墙上是圆形精美的楠木雕花窗户,很明显是古屋。问豆腐老板。他说:“这是陈宝箴古宅。这是后门,前面在那边。”
我们小憩一会儿。不便站老板场地。就拐进陈宝箴古宅前面。可是门前有收票人员,只能是买通票的游人或带团的可进。门楣上居然是“大放文明”,不明其意。再看大门右壁上挂一木牌。上书“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这才知其一二了。这是微雨下来,游人伞与雨衣都撑了穿了,古街一时色彩更鲜明严厉,雨中的小巷,有种淡淡的诗意弥漫开来。我们在朱镕基题写的凤凰城的当街照壁前留影。朱镕基给古城打上了自己的烙印。
我们到中营街去看沈从文故居。当年两块钱就可参观的大师故园,如今非买一百四十八元,不能涉足其中。自从古城旅游公司垄断后,我在没有进过沈的故居,但每到凤凰,都会到沈的家门前看看。故居门前人头攒动,根本无法拍照。我只看看仰视门楣上的匾额,以表敬意。而发现门外立的石碑上,沈故居已经升格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不禁为之欣喜。我在旁边一家小店,买了一本《从文自传》。却碰到一个女大学生,在搞关于凤凰旅游的调查咨询。要我帮忙填写一张答卷。我们共同的感觉是凤凰漂亮,但商业性过浓,破坏性过大。
返回朱镕基题词照壁处,从道门口,出凤凰广场。这一路的房子都是粗糙的仿古建筑,毫无特色。而旁边最可恶的是旅游投诉中心与广播局的两幢高楼,昂然耸立于古城中心,是破坏古城风貌的擎天柱石。凤凰广场中心雕塑是一只展翅的凤凰,肯定是黄永玉的大作。而北边是凤凰图书馆,馆名应该也是黄永玉的手笔。西边是人民法院自此就是破坏古城的新城建筑群落了。而南边是古老的阜城门城楼。这里照相留影的有人也多,但当时正好下雨了。人们都躲进屋檐或伞下,我把雨中的古城楼拍进镜头。
然后转走文星街。妻子怀疑我能否走对道。我很有把握。这是去文昌阁与熊希龄故居的小巷。还会经过朝阳宫,也就是陈渠珍的尘世祠堂。沈从文八十高龄回故乡,就是在此祠堂看故乡的傩戏与高腔,激动地老人老泪纵横,无限感慨道:“这就是楚声,这就是乡音啊!”沈的得意门生汪曾祺为此赋诗。“犹得回乡听楚声,此身虽在也堪惊。”但是祠堂门外山门的雕饰也是粗糙,估计是后来胡乱补修的产物,当年的精美绝伦的原物,肯定被文革毁损了。真是成之不足败之有余。那几十年毁掉的不仅仅是古老的文化遗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