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听:为郑钧的事再添些口水

不中听:为郑钧的事再添些口水

卜夜杂文2025-03-29 17:42:30
昨天晚上没事,看上海电视台东方风云榜,主持人宣布郑钧今晚三次获奖。郑钧出面,讲话,回忆第一次获奖也在上海,他的奖拿了很多,这个奖准备留在这里,希望以后有更好的歌手,超过他,做出更好的作品给大家欣赏。说
昨天晚上没事,看上海电视台东方风云榜,主持人宣布郑钧今晚三次获奖。郑钧出面,讲话,回忆第一次获奖也在上海,他的奖拿了很多,这个奖准备留在这里,希望以后有更好的歌手,超过他,做出更好的作品给大家欣赏。说完留下奖杯离去,摄影镜头里反映出他走向偏台时扯下了套在脖子上的黄色绶带,显得不屑于顾。
于是对他的态度,心里有些疑惑,然后恍然,想起最近,他好象惹了些麻烦,大意是他发表了一个言论:选秀出的歌手都是垃圾,听选秀歌手歌曲的人也是垃圾。
郑钧一席话掀起轩然大波,引来口水不断。
其实,郑钧只是说了一个大实话。这世上最让人耿耿于怀的不是骂人的话,泼皮的话,无赖的话,无聊的话……,而是大实话。古人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可惜,很少有人做到,尤其听大实话,就更难上加难。实话刺耳,但有益人生有益社会有益国家有益民族。
彭德怀曾经说了不该说的大实话,结果,千古奇冤。
魏征老说实话,唐太宗李世民不高兴,但他很理性,听了,才有了贞观之治的繁盛。不容易!
中国,现今,到处鼓舞生平,弦歌交作。浮躁,物欲膨胀,人欲横流。这是现实,选秀是文化市场和人欲结合的产物,是娱乐发展的结果。
文化一旦“秀”了,就带上浅薄的痕迹,匆匆,急速,快餐,好象文革具有了“文化浮夸”,“文化卫星”的特征。这不仅仅是娱乐的需求也是人性的反映。
当经济的欲望膨胀起来,其产品的质量就难免下滑。当欣赏渴望唤起的不是精神的高级愉悦而是猎奇的心理,精神品格就下降到简单的“俗”趣,而这时批量生产就成为社会需求的必然,选秀就是这样的一个产物之一。
博客也一样,就像流水线,都争着写,最后垃圾一大堆。好玩,是一种心态;满足虚荣,也是一种心态。可写出的文字质量不仅仅是良莠不齐,更多的是文字垃圾。即使优秀的作家,面对出版的如星辰般的纸媒文章也不得不感言,许多都是垃圾。何况价值不大的网络博客,其拥挤的废话和望洋兴叹的不可思议的虚高的点击率,都无法证明,其真实的文化价值。博客不是真正作品的产生地,而是文化娱乐的发泄处。所以,才有名家好手开了博又关了博,屡见不鲜。当然,这一切最终毁了的是文化。音乐,亦如此。
郑钧,是一个从音乐的研究中磨练出来的歌手,他对音乐的体味更多的是创作。那里面凝融了他的人生,他的精神和文化品格。带着这一系列的体味,他走过了青春最辉煌的年代,他记录了一个时代,也完成了一个音乐的精神探索。当然,他也参与了音乐市场的操作,合作,演变等过程,这样使他的音乐人生更加丰富多彩。他并不悖离时尚,但更执著音乐艺术本身。他是个实力歌手,对于音乐的创作更自知深刻。
选秀歌手的音乐质量都不高,是普遍的现象。选秀无益音乐,但有利于电视台,他陡增了电视的收视率。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创作所需要的毅力耐力和精神,文化。它逗引起了青年人对虚浮的奢望,对名利的投机取巧,而淡化了对艺术探索的执著和素养的培养。
选秀出的歌手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歌手,充其量只是唱歌好听的人,甚至离歌星还差一定的距离。选秀歌手大部分基本功不扎实,而又不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代价,这也反映出了这个时代急功近利的特征。凤毛麟角的获胜者,显然不在郑钧的刻薄之中,郑钧针对的是这样的社会现象。可很多人都曲解了,这不是郑钧的过错,是一些人的无事生非。
郑钧的话,是对音乐负责的话;是对整个浮躁社会的警觉。只是他的视野更多的局限在音乐的单方面上。好象陈丹青先生,觊觎青年人的希望是多读书多看画展的道理一样。郑钧,希望的是乐坛有更好的音乐,有更好的歌手。这对于国家,对于社会都是有益的,也是健康的。
郑钧是性情中人,他说了一腔热血的话,情感有加,难得!

2008。3。31,阴多风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