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票经济”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门票经济”转型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性杂文2025-03-12 16:33:48
今年旅游景点门票普涨,在意料之中。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今年离2007刚好6年,到了第二个可以“调整”的年限。主管部门不会错过这次机会。涨价虽然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但
今年旅游景点门票普涨,在意料之中。2007年国家发改委规定,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三年。今年离2007刚好6年,到了第二个可以“调整”的年限。主管部门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涨价虽然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但什么涨得最厉害?恐怕没有人调查过。旅游就属于涨得最厉害的行业。游山玩水原本不大花钱,建国初期,南京的中山陵、明孝陵、梅花山都是开放的。苏州园林,也只象征性地的收些费。当年狮子林、网师园的票价都是3分,拙政园5分。现在狮子林的票价涨到30元,拙政园50元。30年整整涨了1000倍,恐怕没有什么比它涨得更快了。
旅游景点不外乎以下几类:一类是如九寨沟、张家界等的自然景观;一类是故宫、长城的历史人文景观;还有一类是迪士尼游乐园之类的主题公园。自然景观是大自然的恩赐,历史人文景观则是祖宗留下了的遗产,属于民族共同财产,地方政府不应把它当做自己的摇钱树。旅游是个综合服务体,包括餐饮、住宿、娱乐、购物等多重因素。不应单纯在门票上做文章。过分倚重门票收益,就会产生“门票依赖症”,并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期湖南凤凰古城由免费转为收费一事,引发社会公众的诟病。不过民众虽有怨言,却也无奈。主管部门想涨价,不愁找不到理由。据悉,国外自然景观的景点基本上不收费,历史文化遗产景区,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些费。如大英博物馆就免费开放,古罗马斗兽场只收6欧元。免收或降低门票,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到一个国家的灿烂文化,其社会效益是金钱买不到的。若想让旅游业得到长期良性发展,首先要保障旅游品质。这就应该控制客流,提高服务质量。门票不是旅游业的唯一经济来源。杭州西湖游免费开放后,门票收入没有了。但它带动了周边吃、住以及商业的发展。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杭州的旅游收入年年稳步增长。
厦门鼓浪屿是一个面积不足2平方公里的小岛,今年五一期间,客流量突破20万。超过正常接待能力的5倍。原本在林荫道上铺开画夹、拉着提琴的恬静场景不见了,换来的是满街的烧烤油烟和堆积的垃圾。通往渡船码头的走道上,人挤得跟沙丁鱼一样,游客争先恐后,像是在“逃难”。有人调侃说:“这么多人,不会让岛沉了吧?”鼓浪屿失去了原本的宁静与高雅,更多的人觉得这里并没有想象中的美。一些人发誓:下次再也不会来了。可见只顾提高门票而忽视服务,其实是竭泽而渔,只会把游客吓跑。“有人气,才有财气。”吓走了游客,还赚谁的钱?
2009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既然国家把旅游定位为民众满意的服务行业,就需加大投入。但政府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至少在短期内不可能对旅游服务有更多关注。中国景区一下子还摆脱不了对“门票经济”的依赖。专家认为,旅游业产业链很长,其发展牵涉国家多个部门和100多个产业,因此“门票经济”的转型虽不能一蹴而就,但势在必行。
近日,山西省出台了《关于推动“美丽山西休闲游”若干措施》,宣布自5月15日起,山西省内49家国有景区门票将大幅度打折优惠。《措施》还规定,国有及国有控股A级景区每年3月1日至11月30日,对所有游客实行头道门票八折优惠;每年12月1日至次年2月底对所有游客实行头道门票六折优惠;对国内外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残疾人全年实行免头道门票优惠等旅游新政。显然山西是在尝试“门票经济”转型。
事事敢为人先的常州,率先免费开放了城市公园,现在的收费景点多数属于主题公园一类,这类公园大多是企业投资。要它们免费开放显然并不现实。但嬉戏谷、恐龙园200元的票价还是让人觉得有点贵。降价或免票是中国旅游业发展是必然趋势,常州旅游业者要有心理准备。能够未雨绸缪,早早做好发展转型的准备。2013.5.6.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