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升烟。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玉暖日升烟。

静语杂文2025-08-24 15:44:54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由磨铁图书、磨铁中文网和《超好看》杂志联合举办的“沧月十年巡回庆典闭幕式——暨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十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沧月、南派三叔、萧鼎、匪我思存、蔡骏、江南聚首北大,共话“经
二零一一年十一月四日,由磨铁图书、磨铁中文网和《超好看》杂志联合举办的“沧月十年巡回庆典闭幕式——暨中国网络文学经典十年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沧月、南派三叔、萧鼎、匪我思存、蔡骏、江南聚首北大,共话“经典”。在会上,为了给中国网络文学正名,给中国通俗文学十年的发展正名,给新世纪的金庸、古龙、琼瑶们正名,磨铁中文网特地发起了新世纪十年“十大经典作品和十大经典作家”的评选活动。这一事件的发生,在我看来标志着两种含义。其一,是网络文学这个一直很火热的话题再一次被公开地提到了台面上,而并非是各种正统评论家、文学家各自零星的评述;其二,作为培养中国传统文学人才的处于“老大哥”地位的北大提供会场这一举动则让人感受到一个信息,即传统文坛对于网络文学一定程度上的接纳与承认。而鉴于他们许多人已然并不仅仅局限于网络写手的身份,而承载着另一个身份:畅销青春文学作家。这亦可以看出传统文坛对于青春文学一定程度的认可与接纳。不得不说,走到这一步是漫长而艰难的。作为一直以来仍旧不被主流文坛所接受的网络文学,一直被传统文学诟病批判的青春现代文学而言,它的每一步发展都需要许多人的推动及认可。沧月便是其中一员,为了青春文学的繁荣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她一直遵循着自己的内心、为社会责任感的推广而写作。正如她言“人生中最好的十年我都奉献给了写作。”[1]
从榕树下到清韵书院,沧月的创作一直遍布网络足迹。从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写手到如今畅销青春作家,这一路发展都可以从她作品中窥知一二。与许多别的青春文学作家不同,她的创作题材范围并非岁月青葱的校园、灯红酒绿的都市、纨绔浮夸的机关大院、甚至非常火爆的穿越宫闱,而是一个独自艰辛谱写出的武侠与玄幻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多足鼎立,有屹立于中原大地的听雪楼及后来统一武林的鼎剑阁,有神秘莫测蛊术横行的西南苗疆,有南面罕无人迹的海国,有九天之上众神居所的云荒,以及许多纵横错落的小门小户。这是一个无比繁复而庞大的体系,他们纵横跨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这个世界的完整性首先便决定了她作品笔下的社会感,她所谱写出的这个虚拟世界其实便是一个与现实社会时空平行的社会,这个社会中的喜怒哀乐、嬉笑怒嗔以及道德感、责任感等特质其实都是与现代社会中作为个体的人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装束等外在型特征,这于研究作品中所表达的精神内涵是无甚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的。
在沧月这个武侠玄幻世界中,表达的主题其实是多种多样的。然而,正如奠基其文学地位的《雪薇》中所表述那般,核心意义仍旧是人性。这是一个非常广泛而宽阔的命题,绝不是可以泛泛而谈的话题。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沧月作品中所暗含的人性观念。

抉择,往往预示着另一种生活
抉择,意思同于选择,然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因此,这里所言的抉择并不仅仅是在日常生活对于事物A与B的简单选择,而是一种关乎于生命日后脉络的需要极其慎重考虑的选择。这种选择,所关乎的并不仅仅是你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更关乎你身边一个团体的发展或影响。
此时此刻,不妨以奠定沧月文学地位的《血薇》来了解这种抉择的残酷性以及重要性。《血薇》全书描写了听雪楼四方征战以求统一中原武林的夙愿,以一把剑的口吻描写了当年的盛世辉煌,并以主人公萧忆情和舒靖容的人生经历作为主线穿插其中。藏兵阁章节,是主要表达全书人性概念的章节,它以每种兵器代表一种情感的描述方式来表达一种人性观念的。《金错刀》中之所以听雪楼能轻而易举地攻破易守难攻的霍家,是源于霍家大小姐心甘情愿地奉献,因无法得到丈夫的爱情,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碧玉簪》中谢冰玉出嫁途中因被山贼劫走,不惜以碧玉簪自赐咽喉以维护声誉与家族名族。这些决绝都让人不忍侧目。然而,并不是这些抉择直接表达出人性理所当然的选择,而是在抉择背后的无奈性,才能让人性的低劣或优等凸显出来。譬如《金错刀》是源于被放弃的反抗,霍家为保存家族的强盛选择了放弃自己女儿的幸福;《碧玉簪》亦是谢父为选择仕途通畅与家庭声誉而选择将自杀未遂的女儿活埋。诸如此类,主角的抉择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引导这种抉择的旁观人的立场与态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沧月所要批判的一种虚伪的人性。这是人性中冷漠自私的一面,需要牺牲旁人来成全自己,而当这份牺牲被挽救之际,他们只能通过对这种拯救行为的吹毛求疵来寻求心理平衡,以此降低自我的内疚与不道德感,并以自圆其说的姿态来表达实际上并不道德的道德体系。这种虚伪在《曼青》中尤为突出——中原武林人士为了避免他们被蛮夷武者打败的信息流露出去,不惜以群歼的方式将其扼杀,这种扼杀的条件是借助了一个少女的善良与塞外人的无心机。这与那种伪善是形成鲜明对比的。
当然,沧月笔下还体现出一种正义力量的延续。《相思泪》则表达了在友情抉择中的二选一命题;《墨香外传》中有一种友情与爱情的无奈感,一方是即将远去不知方向的苦苦等待七年的少女,一方是七年来相互扶持无法分割的少年。这这些情况下,他们体现出另一种抉择,这种抉择体现着情义。前者是生死赌约,后者是内心煎熬。而为了与前文所言的虚伪形成鲜明对比,沧月在写作方式上是进行区别的,以此表达批判和赞扬。在这里,最直观的体现是,前者是悲剧收场,往往逃不出被揭穿的命运。后者,作者往往会给予这种遗憾一个完美的结局。
其实,抉择是许多作品中不能避免的话题。而沧月笔下的抉择,有着与传统文学一致的方面,那边是深层得剖析了抉择的背后,而并不是看中抉择的结果。这与许多青春文学作家是差异很大的,因为他们往往只是写生活中的选择,而并未上升到人性高度。

怎样才是真正的道义
在沧月的作品中,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如何去判断,真正的道义是什么。说道这里,我们不得不分析沧月的武侠之路,这种成长经历是他作品表达的源泉。沧月在1998年以《雪满天山》旧稿获得金庸评选的“宝丽杯”武侠正文竞赛的前三名,2001年,在《大侠与名探》杂志举办的网络新武侠征文中,以《血薇》一篇获得优胜奖。2004年,获得今古传奇主办的全国大学生武侠小说比赛第一名,同时获得温瑞安设立的首届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