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乱时代的世外桃源

战乱时代的世外桃源

晚宴杂文2025-05-06 19:26:2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早已载入史册,但是后人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对那场牵动多个国家利益战争的思考和争论,因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半个世纪过去后,韩国新人导演朴光铉拍了《欢迎来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朝鲜半岛的那场战争早已载入史册,但是后人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对那场牵动多个国家利益战争的思考和争论,因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半个世纪过去后,韩国新人导演朴光铉拍了《欢迎来到东莫村》——一部用韩国人的视野解读朝鲜战争、并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达了对战争反思的电影。

东莫村,意译“世界最东边的峡谷”。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饥饿;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纯朴善良,他们的脸上永远带着笑容……那里的一切与外界发生的一切没有丝毫联系。直到有一天,一个美国飞行员,三个朝鲜人民军士兵,二个韩国政府军士兵无意中闯进了那片平静安定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

[战争的双重命题:道德与反道德]

影片的开头。战争如黑云般笼罩着大地,枪声,哀号,鲜血,冷酷无情地射杀身负重伤的俘虏。战争,与道德无关,与温情脉脉无关。血淋淋的场面让每一位观者汗毛悚然。导演用最直截了当的犹如纪实的拍摄手法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这样也为后来的情节以及所有要表达的思考埋下伏笔。
在这场战争中,影片并没有简单地将战争的双方鉴定谁是道德优胜者、谁是反道德,无论是开头还是影片快要结尾时。因为,站在后来人的角度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用“谁是我军”、“谁是敌人”这样的选择题来做判断无疑是非常幼稚的。于是,导演有意识地将影片开始部分的战争“敌我双方”模糊化,但导演的批判立场却又那么的强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只有到了影片快要结束时,朝韩两军士兵,还有那个美国人才面对着“真正的敌人”——要破坏毁灭东莫村的轰炸机队。

[东莫村:童话如此遥远]

也许,世上并没有童话般的美丽家园。因为人们渴望,于是便用文学、绘画、电影,甚至用梦境来描绘。
东莫村,就是那个家园。
“欢迎来到东莫村!”面对这群戴“南瓜帽”(钢盔)、手拿“木杆”(步枪)的外来者,淳朴的村民们喜气扬扬。他们听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战争,于是就追问“是不是中国人又来打我们了”,而当听到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时,他们感到万分不解。
平静的村子里,朝韩双方士兵的对峙一如既往,甚至剑拔弩张。但村民们却以为他们在进行某种仪式,依旧嬉笑如往常。
对峙了一夜后,朝方士兵竟然引爆了手榴弹。手榴弹被扔到了不远处的粮仓,结果粮仓里的玉米都变成了爆米花。满天飞舞的爆米花如雪花洒落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此奇特而诗意的想象力,怎不让人拍案叫绝!
敌意仍然弥漫在每个士兵的心里,和周围村民们的相处无间形成鲜明而又无不带讽刺意味的对比。
野猪侵犯村子。朝韩美士兵合力制服,慢镜头,特技,所有人的表情特写,情节一波三折,如一条电视广告。随后,双方的敌意才慢慢消失。
逐渐,士兵们也跟村民们一起开始了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桃源生活。
直到美军来寻找那名失踪的飞行员,并怀疑这里有朝鲜军队的基地。有历以来战争第一次发生在东莫村。村民们也第一次目睹了流血。
眼看着这些根本就没有战争观念、淳朴善良的村民们就要遭受战争的屠戮,已经离开战场多时的士兵们重新回到战争里面,肩负起了保卫村子的任务。
东莫村也因此而逃脱了一场屠戮。

[蝴蝶:美好的隐喻]

蝴蝶,脆弱的小生命,一如任人踏贱的鲜花,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通往东莫村的所有道路上,蝴蝶纷飞,给善良的人以引路,给恶人以无情的打击。影片开始部分美国士兵的飞机失事向深山坠落,透过飞机玻璃,他看到了窗外的蝴蝶在翩翩起舞。美军特工队空降东莫村,无数蝴蝶直冲天空,特工队死伤过半。
它们所体现出的爱憎分明特征,不仅是导演思想的一个道具,更是美的使者和化身,特别是是在美军的地毯式轰炸而被夷为平地的山川树木上,大雪覆盖着朝韩士兵的五具尸体,画面上出现一只绚丽的蝴蝶,接着又一只,三只,四只……一群蝴蝶在纷飞,将惨烈的画面表现的异常唯美。
蝴蝶,《欢迎来到东莫村》中象征美好的隐喻。

[结语]

“欢迎来到东莫村”。
东莫村,一个没有战争、仇恨的圣地。
“欢迎来到”四字,所体现的不仅是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更是对文化包容的强调。
导演讲了一个关于世外桃源的故事,一如一千五多年前陶渊明笔下的那个“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怡然自乐”的地方。
只是,两者都是一个“乌托邦”的理想社会。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