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滚红尘静安寺
从九号线转三号线,从三号线再转一号线,从一号线再转二号线,地铁口就在静安寺地底,随着电梯上来,百折千回终于见了天日。路面车水马龙,清一色玻璃装面的建筑线条简洁流畅。静安寺飞檐舒冀,在四周的人声鼎沸与现
从九号线转三号线,从三号线再转一号线,从一号线再转二号线,地铁口就在静安寺地底,随着电梯上来,百折千回终于见了天日。路面车水马龙,清一色玻璃装面的建筑线条简洁流畅。静安寺飞檐舒冀,在四周的人声鼎沸与现代动感中,显得独世遗立。看那金碧辉煌的簇新琉璃顶,一根几丈高圆柱上不怒而狞的金灿兽面杵立门前,现在大都市中心世俗眼中的佛景可窥一斑。我最先知道上海的静安寺是在王安忆的一篇小说中。总以为像乡村的宙宇,古佛清灯,木鱼声声。现在才知道,眼前的静安寺置于当代最商业化的中心,被四周的商品压缩成一口井。进门站立于小院抬头一看,但见四周动则几十层高的建筑如万仞直壁,写字楼,国际化的商场,娱乐场所将它吞在包裹之中。寺院不知前身的面积有多大,但现在显然已经成了一块压缩饼干,就是中间的院子也只栽了一棵银杏树,如再多一棵或是它本身长得参天大树样繁茂,好像会让口字形的格局没了天空。
但菩萨还是菩萨,无论是观音,如来,身躯巍峨。让人仰目。
有人跪拜,多是女子。左殿有数名老妪穿黑衣长褂对着话筒唱经,能静下心来听,也十分柔和,但不知所唱何文。正中一殿声音绕梁,往内一看,里面黑鸦鸦一片人。也入门去,所站估计有二百黑衣人,老年妇人和中年妇女为主,间夹一二中年男人。中间站两排黄衣红袈裟,光头红面正当盛年的男和尚。鼓点点,不紧不慢,间隔清罄一两声。一大群人跟着男和尚诵经。外面温度尚可,里边人多气热,唯有那如来前两排盛年男和尚有电风扇,摇头,驱热。
表面地盘小,就向上发展。底层正殿上层正殿更是不遗余力打造。全一律的汉白玉莲花装饰栏杆,配以原汁原味木质结构门窗。跨越高槛,才看清直径两尺多的大圆木柱一根根架着木木相架的顶冠,颇有深宫大宅的气度。中间又有高台,应是要立一大佛像,因两侧已立拿刀拿器的暗铜色纯重铁像,气宇轩昂,威武震慑,让人见面不得不服,不得不拜。每尊像前和下边一样,都有一不锈钢壳锃亮功德箱。
年初,哥哥说多年前抽得下下签,暗合自身流年不济,于是心有悲戚,向佛许下宏愿,如能慈航相渡,化险为夷,到时无论身处何地何时,一定向佛还愿。此次来沪多次确诊,终于知道原来的痼疾是误诊,一年多来担惊受怕,现在阴霾散尽,虽是误诊,但毕竟又觉得也许是佛相助,所以来此还愿。
每人花二十元门票,持香拜了东面,南面,西面,北面,面面俱到。所进之殿无论大佛小佛,他又跪拜。佛前有新鲜的苹果,大西瓜,葡萄,塑料花。记得杭州灵隐寺,门票二十进去,再单独进黄色围墙的深庙是三十元一人,如要谨见更多佛像景观,另收门票。
记得哥说起父亲一事。元宵节去祖坟送灯培土,老父在奶奶坟前哽咽,总觉老人一辈子守寡吃尽人前人后苦楚,生儿育女扯拉一家十分不易,每回他上一次坟为奶奶感叹一次。去年因为家庭颇不顺畅,所以老父在揩干眼泪后,向奶奶说道:你若在阴间有灵,一定要保佑你的子孙,否则我要挖你的坟。哥哥说,父亲在做勉为其难的事。试想,哪个家人不愿家人好?若阴间真能办事,爷爷奶奶生前是穷苦人,死后也必是穷苦人劳碌命,照样有心无力。还有,烧的冥币,怕是没沾手就让有权有势孔武有力之徒欺诈一空。
在二层的回廊上,往上一看,那近在咫尺高耸云天的商厦上挂着几层高硕大无朋的广告模特,似是在俯看一切。或迷离红唇,或青春妖娆不可方物,面对着还愿的我们,面对手戴表,持茶杯,在香烟燎绕间走动的黄衣袂飘的僧人。他们时尚,酷得没有表情,居高临下,也是如此逼人臣服,让人内心油然生出对世界的莫名冲动。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几乎升仙的那场酒局
下一篇:丹东游记(3):温泉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