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望老人须及时

看望老人须及时

瞽瞍散文2025-04-18 13:23:58
我给哥哥打电话,问他:这个暑假里,你回老家吗?我与哥哥,都在外地工作,许多年了,我比哥哥早三年,他看到我坚决地走出来,于是,也义无反顾地调了出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为了让父亲的物质生活,更体
我给哥哥打电话,问他:这个暑假里,你回老家吗?
我与哥哥,都在外地工作,许多年了,我比哥哥早三年,他看到我坚决地走出来,于是,也义无反顾地调了出来,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为了让父亲的物质生活,更体面,更轻松。
对于哥哥的回答,我先是一愣,回过神来,仔细一想,或许,有他的理由,我追问:
暑假里,你也有点忙的,这个可以理解,反正你自己安排吧!
哥哥是个聪明人,每个暑假,他都积极地“备战”,回家看父母,成了他最大的心事与乐事。
哥哥毫不隐瞒地说:也没有什么事,父母都挺好的,电话打一下吧,你回去就可以了,帮我代好就行,今年的工作,特别忙,实在有点费心。
哥哥的话,言简意赅,我挑不出任何的瑕疵来。只是,他的理由,让我在放下电话的很长时间里,总是想不透,哥哥变了吗?或许,生活里的许多事情,让他一下子照应不过来,这也是会有事情,不然,他不会一反常态地,在孩子放暑假的大好时光里,不到父母的身边探望。
我积极准备着,什么事情,也挡不住我回家的脚步,除了我极为感性之外,还因为,今年的清明,让我更加意味深长地理解了亲情的可贵。
清明放假的前几天,老公郁闷惆怅起来,有时,自言自语地讲上一句,仔细听时,是关于父亲的。
对我,他是极为相信与依赖的,一个人决定不了,一定要让我拿定主意,他才肯去做。但这一次,他没有主动与我与我交谈。
我好奇而关切地问:
怎么了,有心思,说出来,我是最有主意的人了!
他依旧不语,怀着的心思,我可以掂出重量来,胜过沉甸甸的春雨,赛过烈日焦灼的炽烤。
电视没看,他却分明地盯着电视,我默默在陪伴,许久,客厅里,没有任何声响,除了我们彼此的心跳,另外,便是眼皮的翕动了。
他无比难过地说:我父亲已经去逝十五年了,想想,岁月不饶人啊,突然忆起他对我的好来,就不由得想哭出眼泪来。
他的眼睛里,一下子挂出两汪清泪来,清澈的表面,浑厚的内涵,接连不断的,一直淌到他的腿上。
我不敢劝,我怕一说话,就会让他更加伤感,我心疼起来,紧握他的手,轻轻安抚他。
我慢慢说:要不,我陪你去买点烧纸,今天晚上,就给父亲寄去,怎么样,这个倒也好办,尽尽孝道。
他止住了泪水,看向我,领会我的意思,故做镇定地说:
好吧,就这样,今天晚上去,多买点,毕竟,把我心里的想念,都寄给父亲,他会收到的。
我肯定而用力地点头,鼓励他说:会的,父亲一定会收到的,这个,你放心。
我去买纸,我一点没有经验,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情,我惊诧起来,怎么,都是大额的天地银行发行的“钞票”,以亿开头,至于万的,很少,我不敢问店家,我怕他们会笑我的无知,不问价格,随店家如何收钱,只管买到我需要的东西。
回到家里,小心的放心,寄给天堂的,就应该更加谨慎地对待,有怀念,有敬意,还有无尽的哀思。
夜落幕了。
我提醒:我们什么时候去给父亲寄钱?
他落寞的眼神中,一边充满了哀伤,一边充满了希望,告诉我,总要晚一点吧,我父亲生前总是很晚才睡觉的,我表达孝心,不用让别人知道。
我同意。
午夜就要到了,老公催促我:
去吧,快点,我们抓紧,要不然,父亲睡觉了。
我应和着,穿鞋,与他一起,走出了家门,可是,到哪里,偌大的城市,竟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地方。
老公提议,我们到公墓去吧,那里,应该可以。
当我们驱车到达时,门开着,有光明,有人,不多,但是,沉重的气氛,一点也不缺少。
找到合适的地方了,他愧疚与埋怨道:如果有父亲的灵位在,就好了,真是做儿子的不孝了!
他父亲的坟,埋在老家,每次回去,第一件事,就是到父亲的坟头,祭奠一翻,与父亲聊聊生活里的乐事,告诉父亲,自己正面临的窘境,回来之后,信心大增。
拿出纸钱,跪下来,我随着他一起,我们两个默契得如同春天花一定会天,秋天共一定会结果一样,没有多余的话,一切都在行动之中。
点燃手中的纸,一张、二张、三张……一张一张地,纸钱放入火堆之中,他流泪了,大把大把,我看得出,他想说什么,然后,用最大的毅力忍住,轻声地诉说道:
爹,这么之年了,离开你,你要好好地照顾好自己,以前,你的身体一直不好,这是我最担心的,要学会放松自己,有些事情,不要过度地忧虑,做村支书,别人总是第一,而你,一直有了癌症,千万要学会悠闲生活……
他念念有词,一停不停地,我也附和着,是的,好好照顾自己,不要多想,一切都好……我不会选择恰当的语言了。
他继续说着: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大人孩子,都不错,我妈的身体,也很好,这个你放心吧,只是,你一定要保佑我妈长命百岁,让她好好享福……
我悲伤地落出泪来,阴阳两隔的人,原来,在这一瞬间,相通了,语言的倾诉,让彼此一下子没有距离。
很久,把所有的钱,都寄给了他的父亲,他依然不想离开,磕了三个头,示意我,也跟着,这个,我明白,紧接着,他又磕了三个,并且,一再地叮嘱父亲,千万要好好地啊,什么也别多想,保佑大人孩子,都平平安安……
离开时,他没有回头,却出我意料地说道:爹,你回去吧,不要送啊,千万不要送!
事后,他告诉我,烧好了,就走了,回头看,用迷信的说法,就是老人会跟着一起来,事情就不好了,我们的心意,达到了就可以了。
我明白了一切。
他一向来,是个孝敬乖顺之人,老人的话,他听,不反驳,即使是错误的,也会用最委婉的方法,让老人接受,这一点,我绝对地应该伸出手来鼓掌,他总是说:
对于老人,要厚养,至于厚葬,还在其次。
他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对待我的婆婆,他细致得如刚出土的小草,总是嘱咐我,老人,就应该宠着点,因为,我们也会老!
我总是顾念着我的父母,不仅是因为他的影响,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领悟到了老人的不易,再难舍的亲情,也会有分离的时候,这是必然的,是规律,如果有谁能打破,那就不称其为规律。我甚至想到,多年之后,老公的做法,就是我的做法,在深夜里,与父母倾诉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