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淄博人家的故事

感受淄博人家的故事

粘涎散文2025-04-06 12:50:57
四月的一个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打开,阅读我喜爱的“生活”栏目。看着、看着,我的眼睛突然一亮,一则征文启事深深吸引了我,它是由淄博日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市文化艺术院、淄博人家美食园联合发起的。征文的内容
四月的一个周末,我像往常一样打开<淄博日报>,阅读我喜爱的“生活”栏目。看着、看着,我的眼睛突然一亮,一则征文启事深深吸引了我,它是由淄博日报、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市文化艺术院、淄博人家美食园联合发起的。征文的内容是写发生在我们生活中酸甜苦辣的故事,看着启事,我陷在沉思之中。

发生在我生活中的故事很多,一个困难企业的职工,生活的重负和压力,甜似乎是很少的,家中近年来没有遇到天灾人祸,酸也似乎远了许多,自己没有成功的事业,也没有大起大落,辣有成分也很淡,连续多年的低收入,家庭生活的拮据,苦的事倒是不少。平时和生活在同一阶层人们来往,听到他们所议论的话题之一,就是困难企业的职工最怕遇到购买房子、家有病人和孩子上大学。因为每一件事,都需要一笔不菲的支出。很多人需要借钱,他们都谈到借钱的困难,而我在不长时间里,先后遇上了这三件事,这三件事都是靠借钱解决的。借钱过程中所遇到的难堪、尴尬是我一生中很难忘记的。我决定将它写出来。

稿子寄出后,每个周末,我都焦急地等待淄博日报的到来,一是阅读生活栏目中我所喜爱的每一篇文章,二是看自己的稿子是否见报,几个星期没登,心情便平静下来:作者那么多,很多作者的水平都很高,自己的稿子也许很平淡,不被采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凡事重在参与,只要参与了也就够了,想到这,心理也就平衡了。

又是一个周末,我在楼梯上碰到财务科王科长,“赵主任,你的文章见报了。”王科长告诉我,“什么文章?”我有些纳闷,因为最近我陆续发出了几篇稿子,“《借钱》。”王科长说。“真的吗?”“一点都不骗你。”我急急奔到办公室,展开当日的报纸,果然我的文章见报了。心情极为兴奋,拿着报纸给周围的同志看。

6月中旬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报社打来的电话,告诉我,我的文章经评委们评审获得三等奖,让我于6月28日上午到淄博人家美食园领奖。听到这消息非常激动和兴奋,从当初只想参与到文章见报、获奖,出乎我的意料。6月28日上午,我赶到淄博人家美食园,到会的有市文化界和报社的领导,许多报纸上熟悉的作者,还有文学上的新人。我与他们都是初次见面,彼此都非常激动、兴奋。热情而亲切地交谈,像是久别重逢的朋友。颁奖过程简短、热烈而又隆重,我激动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下来。

社会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惟一源泉,它为作者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很多。很多看似平常的事尽管形式和内容不同,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生活,也揭示了某种不寻常的事理,这就需要作者去发现、去挖掘、去总结、去提炼,然后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将其真实地展示在人们面前,和大家一道去分享真、善、美,共同去分担痛苦和忧愁。“生活”栏目发表的每一篇文章是发生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生活于淄博这片热土上的人和事。它是读者、编者、作者共同拥有的一块阵地。也是沟通读者和作者的桥梁与纽带。我们希望它办得更好。内容和形式更加统一,完美,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每期都向我们讲述淄博人家生动的故事。


标签
相关文章